推荐活动

【Adv. Sci.】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揭示结直肠癌最新治疗选择

首页 » 《转》译 2024-05-23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RNA修饰,5-甲基胞嘧啶(m5C),最近作为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后调节因子而受到重视,与各种肿瘤发生过程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然而,在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调控m5C修饰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5月20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在线发表题为“Metabolic Recoding of NSUN2-Mediated m5C Modification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via the NSUN2/YBX1/m5C-ENO1 Positive Feedback Loop”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对NSUN2/YBX1/m5C-ENO1信号轴的大量研究可能为CRC的发病机制和表观遗传免疫靶点的鉴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9840

研究背景

 01 

表观遗传修饰涉及有丝分裂可遗传和稳定的修饰,这些修饰在不改变基础DNA序列的情况下调节基因表达。通常,癌症中的表观遗传失调表现为突变、表观遗传修饰酶的异常表达以及相关辅因子水平的改变。这些改变通过染色质重塑、DNA甲基化、R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等过程驱动下游基因表达的变化,所有这些都有助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RNA修饰,特别是N6-甲基腺苷(m6A),在生理和病理环境中控制广泛的细胞功能。其中,5-甲基胞嘧啶(m5C)代表了另一种普遍的RNA修饰,涉及RNA代谢调控和各种致瘤过程。

结直肠癌(CR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全球第三大最普遍的恶性肿瘤。尽管主要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但CRC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转移性CRC病例的5年生存率仅为 13.1%。深入了解结直肠癌的进化和转移机制对于开发精确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m5C修饰各种人类癌症的致癌和肿瘤发生,包括膀胱癌(BLCA)、食管癌(ESCA)、胃腺癌(STAD)和肝细胞癌(LIHC)。然而,m5C的修饰是否可能促进CRC的发展仍有待全面阐明。

研究发现

 02 

本研究确定m5C甲基转移酶NSUN2在CRC中表现出显著升高的表达并发挥致癌功能。机制上,NSUN2和YBX1被确定为ENO1的“写入者”和“读取者”,最终以m5C依赖的方式重编程葡萄糖代谢和增加乳酸的产生。来自CRC细胞的乳酸积累反过来通过组蛋白H3K18乳酰化(H3K18la)激活NSUN2的转录,并诱导NSUN2在Lys356残基(K356)的乳酰化,这对于捕获靶RNA至关重要。总之,这些发现揭示了一个有趣的正反馈循环,涉及NSUN2/YBX1/m5C-ENO1信号转导轴,从而弥合了代谢重编程和表观遗传重塑之间的联系,这可能揭示了NSUN2抑制剂与CRC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治疗潜力。

研究结论

 03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对NSUN2/YBX1/m5C-ENO1信号轴的大量研究可能为CRC的发病机制和表观遗传免疫靶点的鉴定提供有价值的见解。(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309840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