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发现肝细胞癌的新型预防措施!

首页 » 《转》译 2023-07-19 转化医学网 赞(3)
分享: 
导读
最近的研究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组和代谢物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中的作用。我们的目的是研究特定有益菌种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癌的新型预防措施。

7月15日,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团队在《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了名为“Bifidobacterium pseudolongum-generated acetate suppress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ssoci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假长双歧杆菌通过肠道-肝脏轴分泌抗肿瘤代谢物醋酸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有保护作用,是一种潜在的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的益生菌

https://doi.org/10.1016/j.jhep.2023.07.005

研究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全球 25% 的成年人患有此病。大约 27% 的 NASH 相关性肝硬化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肝细胞癌(NAFLD-HCC)(每年 2-3%)。与病毒相关性 HCC 不同,NAFLD-HCC 患者的生存率较低,仅有 17.8% 的 NAFLD-HCC 患者可实施切除手术。尽管目前正在测试几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但还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对非酒精性脂肪肝-HCC 有效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为肝病提供一种新的安全治疗方法。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患者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群和代谢组学特征。在人类中,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的特征是双歧杆菌的丰度降低,而乳酸杆菌和反刍球菌的丰度增加。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肠道细菌代谢物的改变在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癌变的特定益生菌知之甚少,这阻碍了基于微生物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HCC 预防方法的应用。

研究过程

我们在两种非酒精性脂肪肝-HCC 小鼠模型中评估了假长双歧杆菌的作用,这两种模型分别由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和胆碱缺乏/高脂肪饮食诱发。无胚芽小鼠用于假长双歧杆菌代谢研究。收集小鼠的粪便、门静脉和肝脏组织,进行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将假长双歧杆菌条件培养基(B.p CM)或候选代谢物与两种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细胞系(HKCI2 和 HKCI10)共培养。

假长双歧杆菌是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HCC中消耗最多的细菌。在两种小鼠模型中,口服假长双歧杆菌能明显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HCC的形成(P<0.01)。NAFLD-HCC 细胞与 B.p CM 共同孵育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抑制 G1/S 期转变并诱导细胞凋亡。乙酸盐被确定为 B.p CM 中假长双歧杆菌产生的关键代谢产物,并在无菌小鼠体内得到证实。乙酸盐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HCC 细胞系的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HCC 体内肿瘤的形成。假长双歧杆菌恢复了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改善了肠道屏障功能。从机制上讲,假长双歧杆菌产生的醋酸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并与肝细胞上的G偶联蛋白受体43(GPR43)结合。GPR43 的激活抑制了 IL-6/JAK1/STAT3 信号通路,从而阻止了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的发展


研究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细胞癌(NAFLD-HCC)是全球日益沉重的医疗负担。目前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药物来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癌的恶化。在本文中,我们发现益生菌假双歧杆菌通过分泌乙酸盐,与肝脏G偶联蛋白受体43(GPR43)结合,抑制肝脏致癌IL-6/JAK1/STAT3信号通路,从而显著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HCC的进展。双歧杆菌是一种潜在的预防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的新型益生菌(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doi.org/10.1016/j.jhep.2023.07.005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