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挑食的基因”:健康饮食方案?不存在的!

首页 » 《转》译 2017-12-04 转化医学网 赞(4)
分享: 
导读
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回到家,你是不是打开手机app,对着推荐的健康食谱去超市疯狂采购,然后饱餐一顿来犒劳自己?事实是,它推荐的健康食谱可能并不适合你哦。最近发表在《GENETICS》上的一篇文章告诉我们,我们有适合自己的特定健康食谱。

我们都知道食物对我们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健康饮食方案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但美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基因可能会影响我们每个人对 “健康”饮食的定义,即我们每个人体内独一无二的基因会导致我们机体只对特定种类的健康饮食“感兴趣”,吃下我们自己基因“认可”的健康饮食,对我们每个人才是最好的。


德克萨斯A&M大学医学和兽医生物医学院的David Threadgill博士认为:“美国政府或其他组织的健康饮食方案,往往都是在理论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个群体化的饮食建议,旨在帮助每个人获取健康饮食,其实这是不切实际的。面对肥胖的流行,相应的健康饮食方案似乎并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为此,David Threadgill博士和William Barrington博士做了相关的研究并将结果以题为《Improving Metabolic Health Through Precision Dietetics in Mice》的文章发表在了《GENETICS》杂志上。



Threadgill博士的团队选择了不同基因型的实验小鼠,将他们分成四组,开展为期六个月实验,分别对每组实验小鼠进行五个不同饮食类型方案的实验,研究不同饮食类型对小鼠健康的影响。四组小鼠模型,每一组内基因型几乎完全相同,但各组之间存在遗传差异。


实验小鼠的五种饮食类型包括四个与一般人饮食大致相当的健康饮食和一种标准化的小鼠商业饲养饮食。第一种是富含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西式饮食;第二个是富含小麦和红葡萄酒萃取物的地中海饮食;第三是包含大米和绿茶提取物日本饮食;第四个是低碳高脂高蛋白的阿特金斯饮食。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William Barrington博士谈到:“我们的研究人员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希望实验老鼠的饮食能尽可能的与人类饮食相接近。我们认为纤维含量和生物活性化合物与疾病的产生是有关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动物的身体反应,观察是否有饮食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膳食反应相关的代谢组学及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他们还研究了各组小鼠间行为上的差异,包括动物的活动程度以及它们吃了多少。


研究小组发现,并不是所有基因型不同的小鼠对每种饮食都有相同的反应。四种基因类型中,有一种基因型无法耐受日本式的饮食。“第四种基因型的小鼠,对所有其他种类的饮食反应都很好,唯独对日本式的饮食无法耐受,实验表明,第四种基因型的小鼠接受了日本饮食方案后,肝脂肪和肝损伤都会增加。”Barrington说。



“虽然有两种基因型的小鼠对阿特金斯饮食法反应较好,但另外两种基因型的小鼠身体表现有些糟糕。有一组小鼠变得非常肥胖,并且存在脂肪肝和胆固醇偏高的情况。” Barrington谈到。“另一组小鼠变得不那么活跃,身体消瘦但体内脂肪很多。这种情况在人群中我们称之为‘瘦脂肪’患者,这个人体重健康,但实际上体内存在很大比例的脂肪。”



没有一种基因型的小鼠能很好地适应美国式的饮食。四组基因类型的小鼠中有两组变得非常肥胖并伴有代谢综合征。另一组虽然没有表现出许多负面状态,但经过测量,小鼠体内存在脂肪肝。地中海饮食组小鼠实验结果较为混乱,一些个体保持健康,而另一些则体重增加,虽然体重的增量没有美国饮食组小鼠那么多。



实验结果表明,健康饮食没有绝对的定义,它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都是不一样的。Barrington谈到:“这个实验中,我希望找到最理想的饮食方案,但事实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遗传,并没有一种饮食方案对每个人都是普适的。


如果这个实验结论也适用于人类,那么很可能没有一个普遍 “健康”的饮食方案。“如果在人类中存在类似的遗传相关的饮食研究,那我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 ‘精确饮食方案’,这可能会比传统的‘一刀切’的健康食谱更能得到好的结果。”


该研究小组的目标是继续完成他们的工作,找出哪些基因与饮食有关。Barrington说:“我们想开发一种遗传测试方法,通过它可以得到适合每个人基因的健康饮食方案。咱们祖先的饮食可能存在地理上的差异,但目前我们对此研究的并不透彻。”


参考资料:Improving Metabolic Health Through Precision Dietetics in Mice. William T. Barrington, Phillip Wulfridge, Ann E. Wells, Carolina Mantilla Rojas, Selene Y. F. Howe, Amie Perry, Kunjie Hua, Michael A. Pellizzon, Kasper D. Hansen, Brynn H. Voy, Brian J. Bennett, Daniel Pomp, Andrew P. Feinberg and David W. Threadgill.https://doi.org/10.1534/genetics.117.300536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