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肿瘤基因检测,吉因加完成2亿元A轮融资,华
日前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完成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精准医学领域——液体活检方向金额最大的A轮融资。
卫计委:《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
我国是抗菌药物的生产和使用大国。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农业养殖领域,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防治动物疫病提高养殖效益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投资4亿元 博奥生物重庆两江新区布局大健康产业
8月23日,两江新区与国内知名生物科学企业、中国生物芯片领军企业——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博奥生物集团将在渝投资建立博奥生物重庆产业化基地,该项目总投资4亿元,预计2020年达产值12亿元。
益生菌有可能成为人类对抗耐药菌的新武器
随着越来越多的菌种发展出耐药性,对于我们微生物组中有可能有帮助的细菌与致病菌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疾病的思路,利用已经存在的益生菌的功能。
基因检测进医院,为何那么难?
身在国内的你看了朱莉的新闻,如果也想检测一下高发肿瘤癌症易感基因,那你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普通人找到一个靠谱的基因检测渠道有点难。
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公告
为进一步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活动,处理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发现的数据不真实、不完整和不规范的问题,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6年9月18日前将有关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
药品监管,城管来了!
近期,药企药商GSP、GMP被收撤、垄断被罚的消息频频繁出现,可见监管已经达到了密不透风的地步。即便如此,药品行业还将迎来新的监管者:城管。
质疑:肥胖真的与微生物组有关么?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微生物组参与了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比如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和抵御疾病。包括肥胖在内的许多人类疾病似乎都与微生物组失衡有关。然而mBio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为铺天盖地的微生物组热潮泼了一盆冷水。
辉瑞任性收购Medivation,美股生物板块
制药巨头辉瑞周一(8月22日)宣布140亿美元收购抗癌药制造商Medivation,引发市场对生物制药行业更多并购的猜想。受此提振,美股生物科技板块大幅走高,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当日上涨2%。6月底以来,伴随着市场风险情绪升温,该板块累计涨幅已经超过20%。
刷屏的那篇游记之网友精彩评论:「这样对比不客观
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的朋友圈都被微信号:乐爸生活家发的一篇文章刷屏。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乐爸一家三口在美国游玩的时,因孩子脱臼去美国某医院「走了一遭」......
我国利用干细胞技术研制“人工血液”获突破,能解
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全军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裴雪涛团队历经10年集智攻关,建立了“人工血液”制备工艺,并通过干细胞技术成功制备出“人工红细胞”。
Retraction Watch网站创办人谈论
Retraction Watch(撤稿观察)网站的两位创办人Ivan Oransky(本行是纽约大学亚瑟.卡特新闻研究所的杰出驻场作家)和Adam Marcus(本行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新闻教师)在The New Atlantis杂志2016年春季-夏季号合刊发表文章,Two Cheers for the Retraction Boom(为“撤稿热”欢呼)
基因行业不能坐等风来:正规产品更要“自卖自夸”
如果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基因检测商业化应用的开始,行业发展也不过5年。在五年内,华大基因、贝瑞和康等公司快速增长,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市场也达到10亿级。各家基因检测公司接下来布局的是临床应用中的肿瘤癌症市场。
我国基因检测产业正遭遇“欣慰”与“尴尬”并存时
对于基因产业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时代,也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时代。欣慰的是,各路资本对于基因技术的发展十分买账,争先恐后进行布局,这从华大基因的招股书就能看出,过去4年内,超过50家投资人(含中途退出者)为入股华大旗下的华大科技、华大医学共计投资高达72.15亿元,而其他初创公司也不断获得融资。
爱美人士的福音!科学家开发新分子帮助阻止疤痕形
研究人员针对一种叫做赖氨酰氧化酶(LOX)的酶分子开发了一些抑制剂化合物。在疤痕形成过程中,这种酶能够让胶原彼此交联参与伤口愈合过程。这种交联导致一些基本的生化过程得到加强,并导致疤痕形成。
栏目推荐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
【直播】大咖独家解 |
【直播】流式细胞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