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出台!快来看看多少药物品种有变
时隔八年,一直备受业界关注的新版医保目录终于正式落地了!昨日(2月23日),人社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通知》,公布了2017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三胞集团6.8亿收购凡迪生物,产前基因检测为何
近两年多,国内针对产前基因检测的政策经历了从叫停到逐渐松绑的过程,一大批医院和第三方临检中心开展基因检测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尤其在“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新生儿的增多也让产前检测技术变得火爆起来。
从文章引用看科研心态
一般来说,自己发表的科研文章被人引用终究是件让人高兴的事。但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的同事在饭桌上向我讲述他的不快。他说他的一篇文章被人引用,结果令他丝毫不感觉愉快。
院士分析:2017年世界新药研发的挑战与预测
目前全球约有700个新药进入临床研究,其中70多个进入临床Ⅲ期试验,估计今年不少于40个新药可能获得批准。这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将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性,适应症人群广泛、竞争产品少,或成为治疗某一疾病的标准治疗药物。
大并购时代开启丨投资界说2017年医疗健康领域
刚过去的2016年,医疗健康领域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设立PE基金,涉足精准医疗的并购也是一大热点。
大并购时代开启 2017年医疗健康领域要这样投
刚过去的2016年,医疗健康领域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关注的焦点。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设立PE基金,涉足精准医疗的并购也是一大热点。
BioCon 2017第三届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
近年来,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重心正逐步从小分子化学药转向生物药,生物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中的比例已接近20%,并有逐步扩大之势。目前我国生物制药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连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使生物产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在部分省市试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对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BioCon 2017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类似药
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庞大的市场潜力,极大地刺激了生物类似药的发展。中国已在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数量上位居全球之首,其核心专利数量,也紧跟在美国与欧盟之后。然而,庞大的中国生物类似药市场,仍存在着诸多挑战。
集合生物创新药+类似药,BioCon中国生物药
在2016年FDA、CDER批准为数不多的药物中,生物药却依然有亮点。例如近日恒瑞旗下Hengrui Therapeutics Inc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Met ADC获得FDA批准用于临床试验, 该药物为中国企业第一个抗体药物偶联物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抗体药物表现抢眼。但是中国无一原创性创新药批准上市,类似药市场仍有很大大施拳脚的空间,所以中国任重道远。
2017热词预测之PD-1/PD-L1免疫疗法
PD-1/PD-L1免疫疗法是当前备受瞩目的新一类肿瘤免疫疗法,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抵御癌症,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使癌细胞死亡,具有治疗多种类型肿瘤的潜力,有望实质性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全球商业情报机构GBI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免疫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615亿美元扩大至742亿美元,或将占据肿瘤治疗的半壁江山。就国内而言,专家估计三年内将达到几百亿的市场规模。
2017热词预测之肠道微生物:小身材,大动作
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近年来已经成为最火爆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接受转化医学网的访谈时微生物专家杨瑞馥教授曾说道“即便是“盲人摸象”般的相关性研究,仍然能够揭示大量有价值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学知识,反映了肠道微生物组与具体疾病的关系”,肠道微生物这渺小的身材中蕴含的“智慧”和“能量”已经无法掩盖。
自动排泄洗护装置产品代理商推介会邀您参加
兹定于2017年3月9日(星期四)下午13: 30在上海嘉定孵化(嘉定区博乐路70号)将举行自动排泄洗护装置产品代理商推介会,诚邀您出席!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7十大突破性技术
2017年2月21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中国大陆地区首发,这也是该榜单首次在中国跟美国同步首发。
2016《转》访精华节选之研究类访谈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2016《转》访精华节选之行业类访谈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国家鼓励四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 各方理解的“正确
国家卫计委印发4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以来,“用力过猛”的评论和疑问此起彼伏:它们是否会取代公立医院相应的科室?正确理解,似乎势在必行。
栏目推荐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