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第二天:Foundation Medic
等线在第35届J.P摩根健康年会的第二天: 10x Genomics,Foundation Medicine,Quidel,Hologic,LabCorp,Nanostring Technologies和Bio-Rad实验室等业内著名机构纷纷出场。
哀悼丨“诺奖”得主、“基因打靶之父”Olive
2017年1月10日,北卡教堂山分校(UNC Chapel Hill)官网发布了一则消息,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拉斯科基础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授Oliver Smithies因病去世,享年91岁。
《自然》子刊:报道不应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NgAgo实验是否具有可重复性再起波澜。9月6日,有成都媒体刊发了对韩春雨的专访,题为“《自然》已证实实验可重复 但还有不确定因素影响实验结果”。9月6日晚间,曾撰写韩春雨报道的《自然》杂志记者David Cyranoski邮件回复澎湃新闻时表示,《自然》杂志的报道,“不应该被作为韩春雨实验可重复的证据。”
J.P摩根健康年会第一天:Genomic He
第35届年J.P摩根健康年会如期开始,多家生命科学研究公司和诊断公司向投资者和其他与会者做出了精彩介绍。大会举办第一天,Genomic Health,Meridian Bioscience和Qiagen陆续向与会来宾做出了精彩报告。
JPM健康年会第一天:Illumina100美
北美时间2017年1月9日,第35届J.P摩根健康年会如约在旧金山召开。在今年J.P摩根健康年会主会场的第一天,Illumina与Celgene首先出场。
结构升级or业务凋敝:2017生物行业裁员风波
就在这几天JPM健康年会将要召开之际,美媒相继爆出三条消息,在全球顶尖癌症研究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宣布裁员超过900人之后,诊断领域新秀Counsyl与个性化医疗公司Cancer Genetics在6日与7日相继公开了裁员消息。其中,Counsyl宣布将裁减该公司约5%的员工。
EGFR-TKI耐药后的新选择—药物临床及伴随
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EGFR-TKI药物)的上市引领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潮流,随着EGFR耐药突变的发现和一代、二代到三代EGFR-TKI的不断发展,肺癌治疗不断走向精准。特别是阿斯利康旗下第三代EGFR-TKI药物TAGRISSO(Osimertinib,奥希替尼)的成功,加速了针对T790M耐药突变的肺癌新药开发的进度,成为肺癌患者EGFR-TKI耐药后的新选择。
二代EGFR-TKI: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新选
自2003年首个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获FDA批准上市以来,EGFR-TKI药物的开发和临床研究从未间断过。其中第一代EGFR-TKI靶向药物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及第二代EGFR-TKI靶向药物阿法替尼更是成为目前EGFR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用药写入NCCN指南。
液体活检:2016年度肺癌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盘
液体活检(Liquid Biospy)以其无创、简单、可反复检测、能动态反应癌症基因状态等优势,给传统癌症治疗带来颠覆性变革。在美国联盟医疗体系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医学创新峰会(World Medical Innovation Forum)中,更是被评为2016年度 12项“颠覆性”的创新癌症诊断和治疗技术之一。
Super-ARMS:血液ctDNA检测新技术
分子分型技术的发展和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已极大地改善了肿瘤治疗有效率,带动了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在肿瘤精准医学的时代背景下,基因诊断同靶向药物一样重要!
探索ctDNA——肺癌EGFR突变检测新载体
研究表明,肿瘤细胞DNA(ctDNA)会随着细胞坏死、凋亡或细胞分泌到血液中去。ctDNA的发现,为肿瘤驱动基因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以ctDNA检测为主的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在肿瘤靶向用药指导、疗效监测和耐药检测等领域获得临床认可,已成为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炙手可热的明星技术。作为组织检测的重要补充,ctDNA检测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重要技术,被写入我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之中。
肺癌多基因检测:国内外权威临床指南盘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分子标志物的肿瘤精准诊疗已经成功走进临床,尤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上取得显著进展,EGFR基因的发现及EGFR-TKI的出现里程碑式地开辟了肺癌诊疗的新路径。如今,NSCLC诊疗已从传统的组织分型指导化疗为主的模式进入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结合组织分型的个体化治疗时代,治疗前进行驱动基因检测有助于临床医生甄别适用靶向治疗的患者人群。
肺癌靶向治疗: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科罗拉多大学的Hirscl教授2016在《The Lancet》上发表了综述文章《New and emerging targeted treatments in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总结。
【快讯】百元基因组学时代到来!Illumina
在今日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上,Illumina公司宣布推出NovaSeq系列测序仪。
赵忠贤、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非小细胞肺癌重磅临床研究盘点之ALK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针对驱动基因开发的靶向药物依然是今年各大肿瘤专业会议中关注的焦点。其中,今年ASCO、EMSO大会上,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靶向治疗研究引人瞩目。第二代ALK抑制剂和第三代ALK抑制剂的研究数据令人鼓舞。
多基因检测技术:契合临床多元化需求
生物医学新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疾病诊治的水平,同时也带来医疗资讯的大爆炸和临床应用的混乱。从近期CSCO肺癌诊疗指南、NGS共识、卫计委发文规范临床应用等可知,在基因检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应用合适、合规的技术进行精准医疗,满足不断增长的多元化的临床需求,已成为生物医学领域不可避免的话题。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从ROS1融合基因靶向
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在近几年来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推动了恶性肿瘤精准医疗的发展。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靶向治疗领域, ROS1融合基因靶向药物临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 2016年3月,FDA批准克唑替尼(Crizotinib,辉瑞)用于ROS1阳性的转移性NSCLC的治疗,为NSCLC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
2016 EMQN室间质评:关注肿瘤精准医疗基
肿瘤精准医疗基因检测快速发展和不断热化的同时,基因检测规范化管理和检测质量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European Molecular Genetics Quality Network, EMQN*)再次发起了国际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旨在推动各医院和检测机构的肿瘤相关标志物检测规范化,并于同年11月11日公开发表其评价结果。
全国ctDNA突变检测室间质评:艾德医学检验所
近日,国家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临检中心”)公布了2016年全国肿瘤游离DNA(ctDNA)基因突变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厦门艾德医学检验所参加的高通量测序(NGS)、ARMS和数字PCR(ddPCR)三个检测项目均获得满分,再一次证明了艾德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领先水平!
栏目推荐
第三届微驭万物-单 |
破卷之战:新修饰战 |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