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宣布一项支持队列研究的
2017年2月,中国肿瘤驱动基因分析联盟(CAGC)宣布,它已经与Illumina签署了一项协议,在起草关于癌症患者的护理中常规使用新一代测序(NGS)技术的指南时,帮助中国的非营利组织为其提供证据支持。
液体活检企业Freenome获6500万美元融
Freenome是一个创办两年的液体活检诊断平台,可用无细胞DNA测序做癌症筛查。昨日,它宣布获得6500万美元的巨额A轮融资,由曾在一年前领投其5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的A16Z继续领投。其他的投资者还有一长串,包括谷歌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Google Ventures等。
致命挫折过去数月,Juno终于选择终止其CAR
在最近的药物开发历程中,Juno由于一连串病人的死亡事件而遭受了最糟糕的一次挫折(包括2016年7月和11月的两次试验暂停),几个月后,该公司终于决定终止JCAR015这个先导药物项目,而把希望寄托在其管线中的另一个CAR-T疗法身上。
生物谷专访:于君教授和您谈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道肿
目前对于人体内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研究人员希望通过研究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群落,了解人肠道中细菌的物种分布,最终为后续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的肥胖、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炎症的关系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达到预防和监控的目的。
百特与台湾神隆合作将5款肿瘤学仿制药
美国制药巨头百特国际近日宣布,与台湾神隆达成战略合作,开发、生产、商业化5种仿制版注射药物,这些药物用于广泛类型的癌症(包括肺癌、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以及化疗常见副作用恶心和呕吐的治疗。此次协议,还为百特提供了未来双方进一步合作开发额外多达15种注射药物的机会。根据协议条款,百特将与台湾神隆合作产品的开发及生产。百特将负责产品的商业化,协议中所包括的产品预计将在2020年上市。
“天梯计划”正式发布,加速实现肿瘤精准免疫治疗
3月1日,首届“肿瘤基因组与精准免疫治疗”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负责人詹启敏,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所长周彩存等上百位科研专家、产业领袖、行业资深人士等参加了本次论坛,共同探讨了肿瘤治疗新范例;探索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免疫治疗技术与基因组学技术结合的新方法;探究实现真正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新模式。
Grail完成B轮融资9亿美元,ARCH Ve
据外媒报道,癌症早筛公司Grail今天宣布完成B轮首期9亿美元的融资,由ARCH Venture领投,跟投的有Johnson & Johnson、Amazon, Bristol-Myers Squibb, Celgene, McKesson, Merck等,以及腾讯。B轮的二期融资正在进行中。以下是英文报道全文。
十位女性折桂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中国妇联新闻网北京2月28日电今天,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宣布,授予十位卓越女科学家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称号。
科迅生物实现优质技术输出,联合美国希望之城开发
美国当地时间2月28日13时,科迅生物与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完成进一步临床合作,基于科迅的ctDNA液态活检技术,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的转移性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诊断方法,用于转移性肾细胞癌的早期筛查及预后评估。此项目成果有望为众多转移性RCC患者带来早诊新希望。会议由希望之城国家研究中心癌症生物部教授、科迅生物首席科学顾问Jeremy Jones主持。
百迈客云科技实用讲座《解密基金申请》 资深研究
又值基金申请季,2017年2月27日下午百迈客云科技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胡松年老师,为现场以及同步收看直播的观众奉献了一场“解密基金申请”的饕餮盛宴。
【精华】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二代基因测序检测专家
近年二代基因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快速发展,其应用已进展至临床检测,如遗传疾病、实体肿瘤、血液肿瘤、感染性疾病、人类白细胞抗原分析及非侵袭性产前筛查等。国内外有关学会已出台相关共识与指南以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1-4】。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委会前期组织病理、临床、生物信息等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拟在NGS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结果解读等方面作规范和建议,以规范NGS在分子病理领域的应用。
刚刚!卫计委发了大文件,医生可以自主创业了
2月21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正式删除“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医生可以自主创业了。
当你是世间唯一的病人:致全球4亿名罕见病患者
罕见病不罕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约有5000-8000种罕见病。尽管单一疾病的患者人数不多,但当这些患者聚在一起,总人数将接近4亿——每15个人里,就有一名罕见病患者。在今年的世界罕见病日(RareDiseaseDay),我们如约为各位读者带来罕见病专题。希望这篇头条故事,能为全球4亿名罕见病患者及他们的家庭带来生活与坚持的勇气。
2017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出炉!
2017年2月27日,软科正式发布2017“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名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500所大学,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前三。
顶尖科学家,各国啥待遇?美国:当院士特权少
“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对于中国科学界乃至中国社会来说,这都是一个引发轰动的消息。然而,国内舆论场的反应再次证明,95岁的杨振宁是中国目前知名度最高,同时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科学家。有人盛赞他的科学贡献,有人议论他的婚姻是非,有人警告“群嘲杨振宁,小心寒了人才环境”,更多人纠结于“他到底爱不爱国”。“最好的科研生涯留在美国,晚年回到中国,享受在国外没有的待遇”,这是非议杨振宁“不爱国”中一种最典型的声音。那么在其他国家,供职于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对于科学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能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
云健康发布创新市场战略并发布针对肿瘤和非肿瘤免
日前,云健康出席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第24届分子医学学会会议(Molecular Med Tri-Con),并发表题为“精准医学颠覆和开放式创新市场战略和商业模式”的主题演讲,阐述了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并推出新产品“ImmuneSeq(TM) Panel”,应用于肿瘤和非肿瘤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雅虎财经(Yahoo FINANCE)和Marketwired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医疗服务黄金10年开启,这家任性的天使投资机构
2月27日,阳光熙暖,北京金阳大厦仪式大厅内回荡着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开拓药业举办挂牌新三板仪式,成功登陆新三板三个月后,这家抗癌新药研发的高科技企业的新三板加冕仪式姗姗来迟。
中国如何打破科研评估“论文崇拜”情结?
近年来,中国整个工程市场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市场需求、人才引进,再加上国家资金大量投入,使得中国大学的研发能力提升很快。但往往国际性大学排名更加注重论文发表情况,国内高校目前也存在以论文发表来评估教师的倾向。
栏目推荐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 |
【直播】大咖独家解 |
【直播】流式细胞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