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免疫治疗+耐药狙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提出肝癌"组合拳"治疗方案

首页 » 《转》译 1天前 转化医学网 赞(2)
分享: 
导读
肝细胞癌 (HCC) 仍然是全球健康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高发地区。免疫疗法,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s),已成为晚期 HCC 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团队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ing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o overcome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综述,这篇综述总结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相关信号通路在驱动肝细胞癌(HCC)免疫逃逸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耐药性方面的作用,特别强调了 TAM 表面受体和趋化因子在免疫抑制中的贡献。此外,综述还强调了有关 TAM 代谢重编程和转录调控的新见解,这些与 ICI 耐药性密切相关。另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团队探讨了靶向TAM 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有前景的治疗策略,以增强 HCC 中 ICI 的疗效。整合这些新方法有可能克服 TAM 驱动的免疫逃逸和 ICI 耐药性,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并改善 HCC 患者的预后。


https://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25-03490-9#Sec34

背景知识

01

肝细胞癌(HCC)占肝癌病例的 75% 至 85%,对全球医疗保健构成重大挑战。由于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感染的高发,HC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此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和酒精性肝病也是导致 HCC 的主要因素。每年全球约有 90.6 万例 HCC 新发病例,超过 83 万人因此死亡,使其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HCC 的高死亡率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早期检测困难,大多数患者在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治疗选择有限。尽管手术干预、肝移植、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靶向治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总体预后仍不佳。

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克服肝细胞癌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

02

鉴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塑造肿瘤微环境(TME)中的关键作用,靶向TAMs 已成为克服肝细胞癌(HCC)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耐药性的有前景策略。一种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调节其功能并改变其免疫抑制表型来靶向 TAMs。研究表明,CD11b 激动剂可诱导 TAMs 表型转变,抑制 NF-κB 信号传导,并激活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这种重编程可恢复 T 细胞抗肿瘤活性,并增强整个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能力。除了单独靶向 TAMs 之外,联合免疫治疗策略也在临床试验中广泛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几项试验正在评估将 TAM 靶向药物与 ICI 联合使用的有效性。在这些试验中,PLX3397 及类似药物与 PD-1/PD-L1 抑制剂联合使用,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潜力。这些研究不仅支持了 TAMs 在免疫治疗中作用的不断增长的证据,还为 HCC 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总之,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作为靶点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使用,是增强肝细胞癌(HCC)抗肿瘤免疫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将 TAM 靶向策略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结合以改善肝细胞癌的治疗

结论

03

本综述探讨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作用,强调了它们在免疫逃逸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耐药性中的关键作用。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调节机制的进一步研究,结合新兴的多组学方法来揭示 TAM 的异质性,对于克服肝细胞癌(HCC)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耐药性至关重要。将新型治疗策略,如纳米医学和肿瘤微环境(TME)响应型药物递送系统整合进来,为增强 TAM 靶向治疗的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令人振奋的前景。(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参考资料:

https://jeccr.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46-025-03490-9#Sec34

【关于投稿】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是转化医学核心门户,旨在推动基础研究、临床诊疗和产业的发展,核心内容涵盖组学、检验、免疫、肿瘤、心血管、糖尿病等。如您有最新的研究内容发表,欢迎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报道(公众号菜单栏-在线客服联系),我们的理念:内容创造价值,转化铸就未来!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发布的文章旨在介绍前沿医学研究进展,不能作为治疗方案使用;如需获得健康指导,请至正规医院就诊。

责任声明:本稿件如有错误之处,敬请联系转化医学网客服进行修改事宜!

微信号:zhuanhuayixue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