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WHO严厉警告:印度新冠危机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地方”!若放松恐将引发新一轮全球暴发

首页 » 《转》译 2021-05-13 生物世界 赞(2)
分享: 
导读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并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的持续进行,疫情似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不幸的是,近日以来,中国的邻国、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印度却爆发了新一轮的新冠疫情,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飙升,并且还表现出一种不可遏制的态势!


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并一直延续至今。随着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工作的持续进行,疫情似乎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不幸的是,近日以来,中国的邻国、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印度却爆发了新一轮的新冠疫情,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飙升,并且还表现出一种不可遏制的态势!


4月30日,英国路透社以《印度新冠确诊病例超1800万例,掘墓人昼夜不停地工作》为题,描述了形势十分严峻的印度新冠疫情现状。


截止5月3日,印度累计确诊超过1900万例,累计死亡人数超过21万人。

连续10天,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30万例,不断刷新了单日新增确诊病例的世界纪录。更可怕的是,单日新增40万例还不是印度当前的真实数据,受限于检测能力,印度每日检测数量是接近200万次,也就是说,如果以每日新增40万例的数据推算,印度部分地区的新冠感染人数将接近20%。

激增的新冠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使得这个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医院和停尸房都不堪重负,医疗系统和殡葬系统都几近崩溃。


在21世纪的今天,曝尸荒野,野狗啃食,不禁令人感慨这是怎样的魔幻现实主义


印度首都新德里焚烧新冠死亡者的露天火葬场


印度疫情的爆发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面对新一轮的新冠疫情冲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新冠疫情又应当如何遏制?


印度最新流行的新冠毒株实现免疫逃逸现有疫苗或将不起作用


新冠病毒从爆发已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但至今除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未有消退的趋势,并且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积累变异,快速进化出一系列具有更强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的“超级病毒”。


如今,印度新冠疫情的爆发恰好佐证了这一点。4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印度籍)在接受CNN视频采访时表示,由于检测能力有限,印度疫情的形势被“严重低估”印度实际感染人数可能已经达到官方报告数字的20到30倍,实际的感染人数有可能达到3.5亿5.3亿左右


更可怕的是,拥有如此之多新冠感染患者的印度已然成为病毒的天然培养皿,目前科学家已在印度发现了新冠的“双重突变株”甚至是“三重突变株”。其中,印度此次疫情的双重变异株——B.1.617更是成为了关注焦点。


实际上,对于B.1.617而言,“双重突变”的表述并不准确,和其他变异毒株一样,B.1.617也具有多重变异,共出现了15处基因突变,引起外界关注的主要是其中两处突变——L452R和E484Q。


2021年4月23日,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 上发表了题为:Neutralization of variant under investigation B.1.617 with sera of BBV152 vaccinees(B.1.617与BBV152疫苗接种者血清的中和作用)的研究论文【1】


这项研究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分离出B.1.617突变株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通过与原始新冠病毒株进行序列对比,研究人员共观察到23个非同义突变。其中,7个保守的非同义突变在S蛋白(与新冠病毒入侵相关)上,包括L452R和E484Q。


新冠病毒突变株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S蛋白438-506氨基酸上的任何突变都可能显著改变病毒特性,从而增强传染性、传播性或逃逸免疫。此前的研究也证实L452R和E484Q突变均可增加新冠S蛋白与ACE2受体的亲和力。


事实上,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ICMR)的研究人员在他们分离的B.1.617突变株中观察到抗体中和反应下降,证明L452R和E484Q等突变的确有助于病毒逃避免疫反应。由此看来,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前提下,现有疫苗和抗体或将逐渐降低作用,人类距离实现群体免疫仍遥遥无期!

B.1.617突变株的抗体中和反应下降


新冠病毒不断进化是否会引起ADE效应?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细菌、病毒的斗争从未停止,每年因病菌感染而死亡的人数不胜数。在新冠疫情之前,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一场流行病当属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约10亿人,死亡人数为2500万至5000万,而当时的世界总人口不过17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流感的致死率仅为0.1%,而西班牙大流感的全球平均致死率高达2.5%-5%,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具有如此恐怖的致死率呢?除了20世纪初科技医疗水平不发达和战乱因素之外,ADE效应才是罪魁祸首。


ADE效应的全称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抗体依赖增强。通常情况下,抗体可以“中和”病毒,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但在某些情况下,抗体却可能发挥相反的作用——它们协助病毒进入靶细胞,提高感染率。


简单而言,一种病毒可能同时存在好几种病毒株,当你感染了A病毒株,痊愈后身体产生了A型抗体,而A型抗体反而可能会增强B病毒株的感染能力。除此之外,还有Fc介导的ADE效应和补体介导的ADE效应等。


登革热的正常感染(左)和ADE效应(右)


实际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科学界一直在密切关注新冠的ADE效应,目前并没有新冠病毒株出现ADE现象的相关报道。但随着新冠感染范围和感染人数的扩大,新冠病毒进化出越来越多的病毒株,这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而一旦某些病毒株不幸产生了ADE效应,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新冠感染引起广泛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冲击人类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新冠疫情从爆发至今,不断刷新了人类对病毒的认知,作为整个人类的“飞来横祸”,其影响的领域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外贸、旅游、餐饮以及影视等行业在COVID-19大流行中更是遭受重创。


显而易见,COVID-19大流行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秩序。


2020年7月31日,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FPRI)在 Science 上发表文章,强调COVID-19大流行对粮食系统、全球经济、贫困、卫生以及贸易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2】

更可怕的是,新冠病毒的受体ACE2是一种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受体蛋白,主要存在呼吸道肠道肾脏心脏睾丸等器官和组织中。因此,新冠病毒感染不仅会带来疾病和死亡,还会引发其他并发症,并在患者康复后导致不同程度、不同症状的后遗症。


2021年4月27日,Science 发表了题为:COVID-19 ‘brain fog’ inspires search for causes and treatments 的文章【3】表明新冠感染会导致康复患者的思考、注意力集中和记忆障碍,即“脑雾”(brain fog)

不仅如此,新冠疫情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殖健康。疫情爆发以来,许多研究表明肾脏和睾丸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攻击目标,因此新冠感染可能影响人类男性的生殖健康。

与之相对,COVID-19大流行的爆发肆虐迫使世界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社区封锁制度,这极大地减少了社区居民获取医疗服务的途径。因此,一些弱势群体,如孕妇,在疫情期间获得的照料要比她们实际需求的要少得多,这可能导致某些死产并发症容易被忽略。


例如,2020年8月,Lancet Global Health 的一篇文章就指出尼泊尔在疫情封锁期间,其死产率从之前的14/1000激增到21/1000,上升了将近50%【4】

此外,瑞典公共卫生机构的一项研究分析也表明,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孕妇和产后妇女进入ICU的比例是同年龄的非孕妇的6倍!
2020年7月24日,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Science 上发表题为: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human fertility 的文章。指出COVID-19大流行或将不再带来“婴儿潮”,甚至会导致世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5】

更重要的是,新冠感染还会引起后遗症,常见比如:疲劳、呼吸苦难、关节痛、胸痛甚至是抑郁症。部分重症患者康复后还有患有肺部纤维化,极大地影响了康复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劳动能力。
2020年12月2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题为:Could COVID delirium bring on dementia? 的文章指出,新冠的全球大流行导致了许多患者出现谵妄症将可能导致数年后全球痴呆症患者激增。

由此可见,新冠疫情对人类社会、经济和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不作为放任新冠病毒肆虐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而如今医疗系统和殡葬系统趋近崩溃、社会和经济秩序动荡不安的印度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疫情尚未结束仍需时刻警惕

总而言之,近日以来印度爆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为世界人民敲响了警钟——新冠疫情仍未结束,我们仍需时刻警惕。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B.1.617等突变株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之外,印度政府的松懈管理和基层民众浅薄的疫情防控意识才是导致此次印度新冠疫情大爆发的罪魁祸首!


4月29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向欧洲国家发出严厉警告称,放松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可能会引发一场“完美的风暴”(perfect storm),使感染病例数像印度形势一样呈直线上升趋势。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Hans Kluge当天表示:“各国不应犯过早放松管控的错误,以避免类似的新一波疫情暴发。印度的现状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参考资料:1.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04.23.441101v1

2.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3/500.long

3.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4/covid-19-brain-fog-inspires-search-causes-and-treatments

4. https://doi.org/10.1016/S2214-109X(20)30345-45.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2/370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