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BOA肿瘤分子检测盛会!你不该错过的饕餮大宴!

首页 » 产业 » 会议 2018-07-10 肿瘤资讯 赞(2)
分享: 
导读
7月6-7日,Best of ASCO(简称“BOA”)会议在合肥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传递新知:拓展精准医学疆域”

7月6-7日,Best of ASCO(简称“BOA”)会议在合肥隆重召开,此次大会主题为“传递新知:拓展精准医学疆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山东省肿瘤医院朱慧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分别在“泛生子基因卫星会”作了精彩报告。在卫星会的”精准对话“环节,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微创综合治疗科李钧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邬麟教授、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妇科肿瘤病区李贵玲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王科明教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肖恒军教授五位专家同台,多学科、多角度的与大家分享了肿瘤分子检测的现有成果及未来展望。

液体活检今生后世

会上,山东省肿瘤医院朱慧教授对液体活检的应用进展进行了以下三方面阐述:
(1)肿瘤筛查方面,CCGA基于血浆循环细胞中游离DNA(cfDNA)全基因组图谱测序,对其在早期肺癌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cfDNA综合测序分析适用于不同分期、人群、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日后有望发展成为高度特异性的早期肿瘤检测技术。此外,如CCGA、STRIVE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2)耐药监测方面,研究表明对于检测部分耐药突变基因,液体活检灵敏度略低于组织活检,可与组织活检配合使用。但对于检测已知的肿瘤驱动基因突变,液体活检具有优异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3)疗效监测方面,检测cfDNA的应答可以有效评估药物治疗疗效,提供预后信息,辅助指导治疗。相关的研究如“DYNAMIC试验”也正在进行中。

山东省肿瘤医院 朱慧教授

免疫治疗分子检测谁主沉浮

免疫治疗已经是目前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分子检测势在必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彭智教授讲到,要通过深入了解免疫治疗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探寻合理biomarker,来实现精准治疗。彭智教授介绍了ASCO发布的免疫治疗分子检测相关进展:PD-L1表达的阈值及抗体选择、考虑PD-L1的动态改变的意义、PD-L1扩增患者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更大;TMB(肿瘤突变负荷)与疗效正相关、血液肿瘤突变负荷(bTMB)的预测前景;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原发耐药、继发耐药的区别。

泛生子除了已被市场高度认可的现有产品矩阵之外,即将推出的“免疫治疗一体化项目”,即:驱动基因突变检测、TMB值计算、PD-L1检测和MSI-H状态检测在免疫治疗领域的一体化运用。该项目也受到彭智教授及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彭智教授

靶向治疗耐药检测何去何从

关于靶向治疗耐药检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哲峰教授重点解析了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及泌尿系统肿瘤三个领域的最新进展。
(1)在肺癌中,EGFR exon20的三次突变是介导奥希替尼耐药的可能机制,全面了解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有助于开发有效的克服奥希替尼耐药的治疗方案 。
(2)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接受抗EGFR单抗(EGFRi)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基因会出现多样化和克隆进化。EGFRi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为出现KRAS/NRAS突变,近期发现EGFR胞外域的亚克隆突变也会介导耐药。
(3)在泌尿系统中,Abs5048研究探索了ctDNA中的基因变异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接受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进展的关系,并发现阿比特龙或恩杂鲁胺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中,ctDNA CGP检测发现AR、TP53、PIK3CA CCNE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更高,总的基因变异数更多。这些基因变异可能介导了治疗耐药,为后续药物研发提高思路。刘哲峰教授总结道:NGS和液体活检技术的进展,使基于ctDNA的NGS检测成为可能。靶向耐药机制的探寻,为精准克服耐药提供重要思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刘哲峰教授

精准对话:中国分子检测路向何方

在此环节,五位专家分别从综合、内科、妇科、泌尿科等多学科角度,就中国分子检测在多个癌种领域的现有成果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展望。

邬麟教授表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二代测序帮助学者们加深了对驱动基因、伴随的基因突变、新靶点的发现及耐药检测的认知,同时也表示希望在未来二代测序将帮助指导最后20%-30%未知原因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致病机理。

在泌尿肿瘤领域,肖恒军教授表示目前利用尿液做液体活检标本的技术已经转化到临床中,泌尿肿瘤也在精准诊疗的大趋势中不断前行。

而在内科诊疗方面,李钧教授表示随着分子检测的临床应用不断深入,小panel已经无法满足药物选择及耐药机制的分析需求,同时小panel同样也不能满足免疫治疗的需要。相比之下,大panel在以上应用场景中优势明显,其临床价值和前景值得期待。

由左至右依次为:山东省立医院 李钧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肖恒军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科明教授、协和医院肿瘤中心 李贵玲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 邬麟教授


王科明教授为分子检测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认为未来分子检测在质控方面值得探索,同时也希望分子检测领域能开发出更多的新的检测方法、靶标和标志物完善临床需求。


李贵玲教授表示虽然分子诊疗在妇科肿瘤领域的应用经验不多,但未来可以加强与其他应用较成熟的癌种领域专家的探讨和交流。

会场盛况

在会议的热烈氛围感染之下,两位大会主席也激情满满的与大家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会议开场,梁军教授表示虽然分子诊断在各癌种领域的应用仍有很多需要探索的空间,但在今天的精准医疗时代之下,各学科各癌种的研究和发展已离不开基因检测。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梁军教授

沈琳教授会议结束之际表示,消化道肿瘤精准诊疗的发展步伐相较肺癌慢了不少,但这也意味着代表“精准“的分子检测技术,在消化道肿瘤临床诊疗之中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是巨大的。同时,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对每一位抗争肿瘤的医疗工作者意义非凡,这也是泛生子卫星会的价值所在,期待未来与各领域专家再次相聚,共同推进肿瘤精准诊疗的快速发展。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沈琳教授

小结

此次泛生子基因卫星会集邀多位肺癌、胃癌、肠癌、泌尿肿瘤等癌种的临床诊疗专家,影响力辐射东北、华北、东南等多个区域。会议内容涉及液体活检、动态监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检测在以上领域的应用成果和展望,为与会专家学者创造了集思广益、碰撞思想的平台和机会。学界大咖们将前沿科学发现、临床诊疗经验和创新技术应用汇总分享,并与大家共同探讨分子检测和精准医疗的未来。本次会议获得包括大会主席沈琳教授在内的与会专家一致高度评价,她的一句“酒香不怕巷子深”道出了与会者的心声!期待下次聚首,共克肿瘤难题!(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