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精华速递】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顺利闭幕!

首页 » 产业 » 会议 2017-10-30 . 赞(8)
分享: 
导读
10月27-28日,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场论坛——第四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药物基因组助力未来健康”为主题,旨在展示以药物基因组学为核心的前沿技术在精准医疗和未来健康的研究、应用和实践。


10月27-28日,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首场论坛——第四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药物基因组助力未来健康”为主题,旨在展示以药物基因组学为核心的前沿技术在精准医疗和未来健康的研究、应用和实践。





大会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主办,由西北大学、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精准医学基因检测示范中心、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以及西咸新区科统办承办。


大会邀请了中国个体化医学的首倡者、中国遗传药理学和药物基因组学学科的创始人周宏灏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中国遗传咨询开拓者贺林院士,空军军医大学教授张生勇院士,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奎院士,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小儿学系终身教授陈垣崇院士,梅奥诊所医学院临床药理学部主任Richard M. Weinshilboum,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芯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陈超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生物信息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李亦学等多名学者、专家进行主题报告。与会人员围绕精准医学、个性化医疗、遗传咨询、生物医学大数据等专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会议现场


大会正式开幕前,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西安市委秘书长卢凯,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会见了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和国外贵宾。为了进一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专家在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体系,上官吉庆代表西安市政府向周宏灏院士、贺林院士、张生勇院士、魏于全院士、张玉奎院士、陈洪渊院士、陈超教授、李亦学教授特别颁发了“西安市政府科技顾问”聘书。

西安市副市长方光华主持开幕式


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致辞


在开幕式上,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为大会致辞,并对莅临大会的各位院士专家、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在新知识、新技术迅猛发展,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对全球产业变革、竞争格局重塑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生物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科技的前沿领域,既是基础科学,也是产业技术。他相信,作为创新大会的首场论坛,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中国个药联盟首届大会势必将推动西安精准医疗领域在产学研多方面的发展。


西安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介绍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


随后,西安市卫计委主任刘顺智向与会嘉宾隆重介绍了西安硬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一个将与西安市现有医疗和检验机构构建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惠开放医学检验创新模式的中心,拟实现“16141”目标,即搭建集约检验、健康大数据、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医学物流6个平台,1个区域集约化国际质量检验管理体系,面向医疗机构、医生、患者、监管层完成4大赋能,构建1个医疗新型生态。 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就医品质。同时,赋予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学检验服务新定位和新内涵,以最佳的路径服务于医疗机构和患者。 


揭牌现场


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王永康同志、郭立宏校长、陈超副校长及医学检验中心李莉博士上台一起按亮水晶球,为这一助力大西安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区域医学检验中心揭牌。随后大会进入精彩的主题演讲环节。


贺林:以“泡馍”精神实现硬科技的“软着陆”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中国遗传咨询开拓者贺林院士进行了主题报告,跟大家分享了硬科技“软着陆”的心得和体会。 贺林院士首先对此次大会的召开以及西安这座古城给予高度的赞赏。他表示这次大会时机抓的非常好,正好赶上十九大闭幕,是一个好契机。而且,他在很多个城市都感受到西安人的伟大之处,伟大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兵马俑,它是一个可以代表中国的品牌。另外一个例子表现在“泡馍”的发明,这同样也是一个城市品牌。所以,西安人真正懂得怎样抓住机遇。今天,西安又把握住另一个机遇——硬科技。


随后,贺林院士提出了一个思考,即精准医学在中国的定义是什么?贺林院士表示,目前并没有准确的说法。美国将精准医学定义为个体化医学的靶向治疗。而我们要做的是“个体化医疗”,这是一个伟大目标,需要我们构建硬科技平台,通过“泡馍”精神,实现科技的软着陆。


魏于全:生物治疗是精准医疗的中坚力量



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院士进行了题为《生物治疗与精准医学》的主题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生物治疗的定义,并表示生物治疗是精准医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魏院士所在的实验室主要专注于实体瘤的药物研发,有几十种在研,其中有两款药物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包括细胞治疗。他表示,这些走在前沿的药物是“硬科技”。


随后,魏院士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最新的精准免疫治疗,它将高通量测序技术与免疫治疗结合,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分析肿瘤细胞的突变,筛选侯选的突变多肽应用于肿瘤病人的个体化治疗。目前这一全新思路正处于动物试验,针对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小鼠基因组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真正的抗原。未来,如何提高抑制PD-1等免疫检查点的疗效、开发新的抑制剂增强效果、筛选一些新的免疫检查点?这是免疫治疗需要回答的问题。


陈超:精准医学,我们面临4大挑战



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生物芯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陈超教授给大家带来了“精准医学与硬科技”的主题报告,从精准医学、未来健康等议题出发探讨了我们当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何为未来健康?陈超教授认为维持一个健康体系,需要将对疾病的治疗转向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这是第一个层面。第二层面precision以个人为中心,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未来健康一定是个人参与的健康,以病人为中心这是未来的主要方面。


我国科技部启动了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首要的挑战是如何填充数据到“个性化”证据之间的鸿沟。第二个挑战是专业人员和普通民众的科学素养还需加强,医生、患者都对个性化用药了解有限。第三个挑战是如何将公民个体或患者置于医疗系统的中心。第四个挑战是生物医学数据的有效管理,包括知情权、隐私权、政策法规和伦理问题,这里面牵扯大量工作。


陈教授希望本次大会的交流给大家带来精准医学,引领未来的认识。而且大西安区域医学检验中心项目已经揭牌,这将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希望大家有机会、意愿共同参与这样一个大区域检验中心项目。


周宏灝:推动药物基因组学发展,让全民享有个体化精准医疗服务



周宏灏院士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遗传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和临床药理学教授,也是国家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中心主任和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负责人。在演讲中,周宏灏院士讲到,个体化医学是根据病人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不同,而针对病人量体裁衣的,预防医疗疾病的一个方法。目的在于在正确的时间、对正确的病人进行正确的治疗,也就是说精准医疗本质就是我们提的个体化医学。 目前,个体化医学基因检测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诊断性监测、预测性监测、产前检查、药物基因组学、药物选择和药物治疗等。周院士随后详细地介绍了药物基因组学的三方面的应用。


周宏灏院士最后总结到,我们提倡个体化治疗方案,到底它会出来什么样的结果,它的治疗方案怎么样?把原始的数据找过来,这样能够比较准确。我们提倡个性化药物治疗,为病人产生一个良好的结果。


陈垣崇:从药物基因组学的发现到医学的实践运用



陈垣崇教授为中央研究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前任所长,他致力于人类遗传疾病转化医学的研究,近年来注重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基因药理学研究。个体间的差异很大,更重要的是,有些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这个是临床上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虽然现在讲精准医学,但是我们的用药还是不够精准。所以我们要做更多的研究,使用药更适合个体化,然后减少副作用。


陈教授指出了现在的一个痛点,实验室的发现很简单,但是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却很难。随后,他详细分享了他们发现的一种很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把它带到临床上进行应用的案例。


陈教授总结道,实验室的工作很简单,能发现一些东西,但接下来能不能在临床上帮上忙,就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有前瞻性。


Richard Weinshilboum:药物基因组学和多组学在抑郁症用药方面的研究



美国临床药理学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主席、美国著名梅奥医学中心的教授Richard Weinshilboum医生,他为大家做了题为:“Pharmacogenomics to Pharmaco-omics SSRI Therapy of Depression”的研究报告。Richard Weinshilboum医生首先解释了什么是Pharmacogenomics and Pharmaco-omics:运用多组学来研究药物反应表型的差异,是精准医学的关键组成部分。Pharmacogenomics的发展历程是从Pharmacogenetics 到Pharmacogenomics再到 Pharmaco-omics,经历了药物基因研究到药物基因组学和药物多组学的过程。这篇研究报告是关于药物基因组学和多组学在抑郁症用药方面的研究。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是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在重度抑郁障碍方面在全球都是标准的治疗方案。


Richard Weinshilboum医生介绍了梅奥在抗抑郁药物SSRI的遗传药理学研究网络(PGRN)临床研究。此项研究涉及所有的病人都进行了GWAS的基因型分析,然后用LCECA代谢组学的方法对290名病人的三个时间点(基线、4周和8周)进行总共918个分析。获得临床表现相关的代谢水平,然后对代谢水平进行GWAS分析鉴定和代谢浓度相关的基因,在GWAS分析中证实基因的功能。他们发现5-羟色胺酸和犬尿氨酸(Serotonin-Kynurenine)平衡在抑郁症中非常重要,血浆5-羟色胺变化与SSRI疗效相关。他们分析了基线血浆5-羟色胺GWAS,以及ERICH3和TSPAN5 SNP 基因型的血浆5-羟色胺浓度,以及这两个突变基因型的组织表达状况,发现有很大差异。在抗抑郁症药物的的效果方面,他们还注意到男性和女性有差异,临床起效的时间不同。


Richard Weinshilboum医生归纳药物组学在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出现更大的数据量,需要更新的计算方法(机器学习等),以及高通量的分析方法,将关注基因组上外显子之外的区域和基因拼接的不同效果等待。


LIEWEI WANG:从发现到转化的个体化癌症治疗



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LIEWEI WANG教授给大家做了《从发现到转化的个体化癌症治疗》(Individualized Cancer Therapy From Discovery to Translation)的报告。王教授首先介绍了乳腺癌药物基因组计划(PGx),他们分析了两个基因组:遗传系细胞的和肿瘤的,都对芳香酶抑制剂酶进行了分析。对肿瘤DNA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进行了二代基因组测序,同时分析药物化学反应。由于高BMI妇女的芳香酶抑制剂反应比他莫昔芬低,BMI与雌激素水平直接相关。这支持的一个假设,即芳香酶抑制剂的PD效应是一个决定因素。


生殖细胞基因组是否通过降低雌激素水平对芳香酶抑制剂反应作出贡献?这是她这个研究的主要问题。梅奥和MDA以及MSK合作对芳香酶抑制剂进行了研究,对象是830名患ER+乳腺癌的妇女。用药后血液中的激素水平用GC-MS/MS进行分析,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的血液水平用LC-MS/MS检测。他们对用药前后雌激素变化的GWAS进行了分析。另外乳腺癌芳香酶抑制剂三期临床试验涉及了7千多名妇女。


CSMD1 调节CYP19芳香酶的表达,在这些研究中他们发现了调节CSMD1 和CYP19表达的是SNP和药物反应。CSMD1 不同的SNP在芳香酶抑制剂反应都有差异。由于CSMD1 的SNP造成表达提高,也影响并提高了CYP19的表达,最终导致雌激素水平上升。由于阿那曲唑(anastrozole)可以直接和ERα结合,所以阿那曲唑可用于CSMD1 的SNP患者治疗。


Liewei Wang教授还介绍了在他们在乳腺癌基因组指导治疗计划(BEAUTY)中所做的工作,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活检、异种移植、基因组测序和成像分析。在这个计划的患者中,他们分析了DNMT表达和地西他滨的响应,发现地西他滨可能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有效,特别是那些高水平的DNMT表达的患者中,DNMT可以作为原发性或转移性乳腺癌地西他滨治疗的生物标志物。


胡志斌:中国出生队列建设和应用思考



胡志斌教授长期致力于复杂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他认为,在精准医学的范围内,出生队列建设会成为大家进行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的一个平台,至少基础研究可以在上面开展。


在出生队列这一块,因为中国的妇幼系统属地化管理,所以做出生队列方面有天然优势。如果把高校和附属医院这种关系运用好的话,这个队列能像医院的日常工作一样去开展,对于后面随访依从性方面也很重要。


随后胡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他们所做项目的细节,目前中心正式运营半年,处于增长期,每月增加1000个家庭,在队伍的质量以及完整性方面都比较好。


张娜:药物基因组学整体解决方案,直面3个临床难题



全球服务科学领域领导者Thermo Fisher公司的张娜博士向大家分享了Thermo Fisher在药物基因组学的整体解决方案。


张娜博士首先介绍了目前检测项目需要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如何开展项目?如何保障结果?如何出具报告?随后,她分别从这3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Thermo Fisher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并表示希望让大家以简单、经济、快捷的方式快速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的研究或者检测。


石乐明:组学大数据标准化研究,精准医学的必经之路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主任石乐明从组学大数据的标准化研究为切入点,分享了精准医学在质量把控上需要注意的重点。


石乐明主任认为目前很多病人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不精准的,很大的问题是因为数据。为什么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产出更多的治疗药物?药物研发面临着投入大、周期长、成功率低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借助大数据合理利用资源,缩减研发周期和投入成本。而且,一个上市药物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为什么25%的人治疗效果明显,剩余的75%缺没有成效?这里面的关键在于基因差异,而药物指南常常忽略个体差异。


无论是DNA、RNA、蛋白质组学还是代谢组学,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数据质量参差不一。需要将这些不同层次的组学数据关联起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评价不同的分析方法。


石主任指出,我们大刀阔斧地推行创新、硬科技,但是事实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成果。精准医学虽然是大家努力的大方向,但是真正实现的东西却非常有限。所以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需要有中国自己的精准医学计划,包括可靠的技术、健康和患者群体的列队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大量的组学数据,从而为找到最优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撑。


李亦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精准医疗能碰撞出多少“火花”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李亦学教授从cfDNA临床应用系统的研发角度探讨大数据驱动的肿瘤精准医疗。


李亦学教授在生物医学大数据与精准医疗的大框架下,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包括建立患者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信息集成、医疗机构之间的患者临床信息互联互通、患者临床信息与“样本”“组学”数据整合以及医疗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生态链的构建。


那么精准医疗如何实现?它涉及(精准用药)6个“R”——正确的靶点、正确的药物分子、正确的标志物、正确的患者、正确的药物组合、正确的用药剂量和周期。对此,李教授团队构建了多个框架和体系。他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肿瘤精准治疗生态系统,能够为医生、患者提供基因库、知识库和病例库。


方向东:基因组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实践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的方向东博士在会上做了《基因组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实践》的报告。方向东博士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与精准医学大数据研究。他带领团队花了很大的气力建中华的样本库,最近两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他们在“十三五”期间,专门建立100万人的自然人群队列工作,包括参与不同区域的工作,西安属于西北人群,西北有做核工业,有职业病的环境,还有在新疆和青海等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多样性存在,与全国不同的区域里面所获得的临床问题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花五年的时候,各个区域要有百万人参与。这些数据放在一起可以获得有力的信息。再通过病理和基因的分析,可以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此外,方博士还提出数据的问题,他发现在写文章和发成果的时候,中国的数据主权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他们现在必须尽量把样本库建在每个医院,遗传资源数据信息要保留在本土中。


最后方博士总结道,他们现在从体检中心,医院获取医疗信息和体检报告,如果中间加上组学遗传信息以后,可能会得到一个更加适于临床的精准干预和个体化预警体系。如果把这个关口放在新生儿状态,全面健康国家战略目标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


张伟:大数据时代,药物基因组学革新精准医疗



中南大学的张伟教授进行了题为《药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精准治疗》的报告分享。张教授讲到,在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名词,例如精准医学、个体化医学、靶向医学、药物基因组学。事实上它们代表着相似或者相同的概念,都以遗传信息为基础、分子检测为支撑,利用基因组、蛋白组、表观遗传和环境等信息,用于预测、诊疗疾病。


精准医学有两个目标——针对慢病治疗(肿瘤)糖尿病)的短期目标、针对健康管理的长期目标。其中,后者包括新一代的创造性方法(检测和分析包括基因、细胞、行为和环境等参数),以及大数据监控疾病发生、发展(例如实现智慧医疗)。


在张教授看来,从早期的SNP到现在的CNV、甲基化、micRNA、LncRNA、基因重排等,未来会有更多的生物标志物被挖掘出来。以癌症为例,基本上已经跨入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领域。2012—2015年间有190余种抗癌药物在开放,到了2018年前,估计还有34种靶向药物上市,其中至少有20种标志物问世。


张教授表示,未来在我们国家,伴随诊断将成为药品研发新常态,候选基因将向全基因组学转变。同时,系统生物学和肿瘤免疫个体化治疗将颠覆传统的药物基因组学。最终,我们可以看到多组学加上临床数据,最终形成了药物反应表型。今后我们希望药物基因组学基因检测可以成为一种可消费商品,在家里使用。


黄民: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丙戊酸个体化给药研究



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黄民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丙戊酸个体化给药研究》的报告。黄民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已主持完成近百个药物的非临床、临床评价工作。在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临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关性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中药药物代谢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临床药物相互作用预测、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有较深入的探讨。黄教授以丙戊酸为例具体介绍了他们在药物代谢开展个体化用药方面的工作。黄教授希望能够通过他们的工作找到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可以真正能够指导临床用药。


李涛:精准医学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有怎样的机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和华西脑研究中心主任李涛教授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演讲,她从精神疾病出发,阐述在这一领域精准医学的大作为。李涛教授多年致力于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早期诊断及全程治疗,先后荣获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中国杰出女青年科学家奖、美国中华医学基金(CMB)杰出教授称号。


李教授认为,精准医学这几年为什么重新火热起来?基因测序的快速发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包括通量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多组学数据的融合及其他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发展,都推动着这一领域的飞速更新。精准医疗在精神疾病领域,以及其他包括慢性复杂性疾病在内的领域,都面临着类似的挑战——首先是诊断,其次是治疗。随后,李教授从她们团队已做的相关研究、从中体会跟大家进行分享。


李教授表示,精准医学对于精神疾病的机遇在于预测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对于不同的患者会造成不同的效果。这里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环境、性别、身高、体重等多重因素都会影响药物反应。我们想要实现精准医疗,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在内。精准医疗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在精神科都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一点,我们现有的信息,都来自于西方人群的数据,我们还缺少中国人自己的数据,这个需要多方协同、一起参与。只有建立真正的预测模型,借助基因检测技术、临床经验,才能够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支撑,真正实现精准医疗。


蔡卫民:在肿瘤个体化用药上,这5款药物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复旦大学药学院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教研室主任蔡卫民教授介绍到,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有效率低于25%。所有的肿瘤均由DNA序列异常造成。影响抗肿瘤药物反应的基因组变异也很重要,包括药物的体内过程(PK)和治疗药物敏感性(PD)。


随后他从FDA近十年强调的比较经典的药物为切入点,从药物相互作用、个体化用药等方面进行分享。重点介绍了他莫昔芬、硫唑嘌呤、吉西他滨、吉非替尼和伊马替尼这几种药物。


蔡教授表示,抗肿瘤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肿瘤本身十分复杂,由多基因引发。目前已有的预测方法可靠性较差。大样本研究往往耗时费力,且重复性差。此外,我们还得考虑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我们期待有一种针对肿瘤的快速、准确、经济适用的基因检测方法,低成本且高通量。


秦钧:蛋白组学如何助力精准医学?



军事医学科学院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美国贝勒医学院的秦钧教授主要就蛋白质组学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应用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享。2010年,秦教授回国参加了“凤凰工程”(PHOENIX),联合几位专家耗时7、8年建成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坐落于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他们专注于检测蛋白,开发了一套技术,让蛋白质组学研究在速度上占得优势,可以大批量实现蛋白检测。同时他们还有一台超级计算机,支撑一站式蛋白质组学云平台,被命名为“梧桐树”。在这样一个体系下,秦教授团队每天可以完成10-20个蛋白质组分析。他们从蛋白质表达量、翻译后修饰还有活性3个层面进行检测,并将其应用于弥散性肿瘤的诊断中。


秦教授最后总结道, 蛋白组学如何助力精准医学?这需要构建大数据,获取不同肿瘤患者的蛋白质信息,将其与表型、药物反应等数据结合,实现个性化治疗。


祝浩杰:用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一种全新蛋白质组学方法



美国密歇根大学药学院祝浩杰副教授目前实验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精准医疗。他在演讲中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做的两个方面工作,包括药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这两个工作都是跟精准药物治疗相关的,他们想知道基因突变如何引起药物的差异。另外一方面,他们还想知道到目前为止,每个人都带有差不多300万的基因突变,它们对于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活性,到底有什么影响。如果不知道基因突变的功能,精准药物治疗就无从谈起。


栾晓辉:个体化用药检测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与数据解读



Agena Bioscience的栾晓辉博士做了题为“个体化用药检测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与数据解读”的报告。栾晓辉博士是Agena Bioscience的中国区市场部经理和科学事务部资深科学家。Agena Bioscience在推进基因组学对医疗保健和精准医疗的影响方面一直积极探索。他们的产品和服务都在帮助实验室将基因组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主流的临床实践。栾博士介绍到,Agena的技术不仅仅用在肿瘤方面,它是一个多面手,包括日常病的筛查和个体化用药这一块。


此外,栾博士还提到信息解读方面的问题,因为一个点做出来,需要把它关联到临床上。Agena Bioscience公司采取跟这些大的软件公司形成一个非常强的联盟关系,通过强劲的合作关系,能够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解决方案,包括从前面到最后数据的翻译解读。因为中国人有很多自己独特的遗传性资源。栾博士表示,个体化应用,不仅要聚焦个体,还要对每一个遗传性的群体,分析它独特的个体用药。


惠汝太:对付顽固性高血压,我们需要药物基因组学



来自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惠汝太教授进行了题为《遗传分子变异为基础的降压治疗》的演讲。惠汝太教授介绍道,目前已有23类104种常用降压药,但是高血压负担却有增无减,患病率反而持续增加。美国权威估计,美国目前的治疗至少30-50%无效或者有害,每年会因此浪费掉8200多亿美元。而且,美国医疗每年会因为失误造成5-11万人死亡,221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伤害。这些数据提醒我们,精准医疗很有必要。


惠汝太教授以一个实例说明了高血压精准治疗的重要性, 2006年他们曾治疗过一个22岁的大学生,患有高血压,且4个降压药都没有效果。临床特点是少年高血压,继发性概率很高。诊断后发现他属于Liddle氏综合征。经过基因检测找到突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钠通道阻滞剂)。


惠汝太教授希望降压药基因学能够帮助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且控制副作用、改善临床效果的降压药。他认为这一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已有的降压药作用于单个靶点或者单个器官,导致疗效、副作用难以预测。样本量有限,血压反应范围很宽。所以需要独立列队样本重复基因组识别研究。惠汝太教授认为,基因检测指导药物临床应用在未来5-10年内很有可能实现。但是,在这之前还需要付诸很多努力,特别是前瞻性临床后果研究。


陈松长:表观遗传疾病,可在胚胎阶段进行阻断



来自于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陈松长博士进行了题为“表观遗传疾病与胚胎基因诊断”的演讲,分享了妇幼保健院在这一领域的相关工作。陈松长博士提到,常规遗传学无法解释同卵双生子的性状差异(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体重、不同的易感基因)等现象。解放初期,人均寿命在50-60多岁之间,现在上海市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多岁。这种变化跟表观遗传有关。它不改变DNA序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主要的机制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基因沉默等。研究发现,精子的基因印记建立早于卵子,开始于出生前。


现在已经构建了针对单基因病的孕前和产前防控体系,希望能够在胚胎的时候进行阻断,选择优良的胚胎进行移植。陈松长博士和同事们目前已经做了超130种单基因遗传疾病的诊断,这种检测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出生缺陷,避免非意愿性流产。现有的胚胎诊断主要检测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单基因遗传疾病。


马爱群:精准医学在心衰领域的应用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马爱群教授在会上做了《精准医学在心衰领域的应用前景》的报告。马爱群教授提到,心力衰竭治疗残存风险很高。治疗措施针对性不强可能是核心问题。目前心力衰竭治疗靶点的两大误区,一是都是病理生理学层次,二是缺乏以病因为基础的治疗靶点。理想的治疗靶点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病因,病理生理学和对症三个层次,现在最重要的层次病因层次没有。精准医疗今后可能对高残余风险方面产生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基于包括疾病分类、精准诊断、疾病治疗靶点精准选择、药物精准选择和精准预防这几个方面。


马爱群教授认为,精准医学和基因检测,蛋白质组学和大数据,有可能对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靶点和治疗效果有些作用。心力衰竭是一组异常性临床综合征,与遗传背景、病因、疾病发展阶段等具有较大的个性体差异。精准医学在治疗领域的应用过程当中,还是刚刚起步,在诊断领域当中还是在做,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景,马爱群教授希望,在这个领域当中,中国人能够走在世界的前面,因为中国有很好的遗传资源,有很好的组织资源。


吴开春:消化系统疾病如何实现精准诊疗?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吴开春教授主题报告环节给大家分享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实现精准诊疗的最新进展。吴开春教授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来说明消化系统疾病如何实现精准诊疗。


比如,对于胃癌而言,早期诊断很重要。根据TCGA分型,胃癌可以分成4个类型,包括基因稳定型,EB病毒感染型,微卫星不稳定型和染色体不稳定型。但是这种分类方法真正应用于临床,还需要很多工作。外显子测序鉴定不同亚型、不同位置的胃癌关键基因,可在现有的分型基础上添加信息。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借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生物制剂,这些药物面临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可以根据精准医疗检测药物代谢。值得注意的是,精准医疗若只针对一个靶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消化系统的精准治疗来讲,目前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已经进入临床,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转化研究。这需要研究人员展开合作,共同推进精准医疗的发展。


崔亚丽:以GoldMag金磁微粒构筑普适的临床诊断创新平台



来自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崔亚丽教授做了题为《以GoldMag金磁微粒构筑普适的临床诊断创新平台》的主题报告。崔亚丽教授在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医学领域从事工作近二十年,发明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磁微粒(GoldMag® Particles)。GoldMag®金磁微粒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发明家协会国际联合会颁发的“最佳创新奖”。此外,由她带领的团队研制的MTHFR C677T基因检测试剂盒(PCR-金磁微粒层析法)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报告中,崔教授介绍称,GoldMag®金磁微粒是稳定的、分散的,但是一旦有磁场,它又具备磁分离的性质,撤去磁场之后,这种材料重新稳定分散在机体里面。对生物医学来讲,这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同时,GoldMag®金磁微粒具有光学性质,它是具有颜色的。目前团队将这种材料在MRI成像、靶向给药这些领域做了一些基础研究,并发表了一些文章。同时,她还在报告中介绍了团队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些材料用在临床诊断上,包括用在分子、基因分型的检测,以及磁定量的免疫检测。此外,她还介绍了POCT技术的发展、意义以及团队开发的相关产品现状。


周俊:解析中国精准医疗产业链图谱



火石创造的周俊博士进行了题为“中国精准医疗产业链图谱”的演讲,主要从数据和产业链的维度分享了在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医疗方面的工作。周俊博士谈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毒性目前存在个体差异,用药有效率平均不到30%,是非常低的。在肿瘤治疗方面,药物的无效率非常高。同时,不同体内药物浓度和总量情况下,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国内一些住院病人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和死亡的非常多。


药物基因组学是一个桥梁,方便选对药、选对人、用对量。2016年科技部发布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重点专项,到目前有很多精准医学的项目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精准医疗中,高通量测序技术是核心环节,而且随着NGS的发展,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突飞猛进。国内药物基因组学在大量科研机构的努力下快速发展,很多基因测序企业也纷纷布局药物基因组学。同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数字PCR技术发展ctDNA逐步进入了市场,液体活检有望代替组织活检成为肿瘤早筛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在这个方向融资有32笔,11笔超过1亿元,平均每笔3.3亿人民币。


周俊博士在报告最后提到,人工智能也是一个未来趋势,人工智能结合精准医疗,在复杂数据中寻找疾病的因果关系,预测相互联系,为精准治疗提供基础。具体来说,在临床前研究方面,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模拟构效关系,提高筛选效率。在临床研究方面,它可以结合医院数据,快速找到符合条件的病人。所以从整体来看,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和研究,可以助力整个精准医学往前推进。


许恒:多层面药物基因组标志物的研究和进展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千人”许恒研究员做了题为《多层面药物基因组标志物的研究和进展》的报告,分享了他对药物基因组学的理解和最新的一些进展。报告称,在疾病治疗中,药物的有效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造成了大量的致住院致死现象,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在,我们的目标是,从“千人一个标准”的传统用药方式转变为“每人一个标准”的个性化用药方式。


对药物基因组学来说,它一直伴随着不同阶段的新药开发和治疗方案的优化更新,所以,只要有新药和新的疗法,药物基因组会永远不停地发展下去。目前药物基因组学领域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是:1)位点探索,大量的药物基因组位点和药物靶点尚未确定和系统研究;2)人种差异,已知的药物基因组位点绝大部分基于高加索人的研究,针对中国人和东亚人的原创性研究比较少。


报告的最后,许恒研究员表示,希望以后,根据患者的序列,我们就能判断出最好的治疗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也是药物基因组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颜真: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揭示胃癌分子差异与标志物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院药物基因组学教研室/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的颜真教授进行了题为“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揭示胃癌分子差异与标志物研究”的演讲,分享了他们在利用蛋白质组学平台,筛选与胃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心得。胃癌是我国高发肿瘤,其发病的分子机制尚待阐明,相关预警、诊断、治疗、预后监测的生物标志物缺乏是阻碍胃癌防控的关键因素。颜真教授的课题组应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分析了配对的手术切除患者的胃癌-癌旁组织蛋白表达谱,鉴定获得146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2种在胃癌中为首次发现。


生信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等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构成的相互作用网络呈现三个主要的动态簇。他们针对其中4种核酸结合蛋白的qRT-PCR、WB和IHC验证了hnRNPA2B1、hnRNPD、hnRNPL和YBX-1在胃癌组织高表达。hnRNPD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通过结合靶分子的mRNA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YBX-1-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胃癌细胞的增殖,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通过关联研究,颜真教授的课题组发现,PLCE1的SNPs与胃癌风险具有密切的相关性。PLCE1在胃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具有可变性,但rs3765524和rs2274223基因型影响PLCE1表达,minor型PLCE1表达明显高于野生型;minor型PLCE1 过表达可促进细胞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促进EMT过程,并且与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HCPT,DOXO,5-FU)的耐药相关。耐药形成与PLCE1促进DNA-PK表达、促进高尔基体重塑与分散相关,联合应用DNA-PK抑制剂可以逆转PLCE1相关的胃癌细胞耐药。该研究为胃癌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候选分子标志物。


颜桦: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领域的大作为



陕西省精准医学基因检测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精准医学基因检测示范中心、陕西佰美医学检验实验室的颜桦博士给大家分享了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应用系统方案。目前,药物治疗在有效性和毒性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最早可追溯指2001年的相关文献报道。中国每年因为用药不良反应而耗费的医疗费用高达40亿元,这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


而用药基因检测能对这些现状加以改善。以肿瘤患者为例,用药基因检测可以降低无效治疗,使临床治疗有效率从30%提高至50%以上。同时,它可以降低60%的医疗费用,确保40%的患者规避无效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总体而言,精准用药基因检测有3大目的:第一、确定药物的敏感性,以便选择合适的药物;第二、制定个体化用药剂量,确保提高药物的有效性;第三,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药物的安全性。最终,我们的目的是安全合理且个体化地用药。


颜桦博士表示,伴随着NGS、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了系统全面的肿瘤个体化精准医疗的基因检测产品。除了肿瘤,包括心血管、神经类疾病都涉及药物基因检测需求。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可以从遗传因素查找治疗失败或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避免错误用药,把握治疗时机,节省治疗费用。


刘琳娜:基因型信息在药物个体化方案中的作用



来自于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学部、第四军医大学精准用药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的刘琳娜教授给大家分享了题为《基因型信息在药物个体化方案中的作用案例分析》的主题报告。在临床上,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差异很常见。药物体内代谢、转运和作用靶点具有基因多态性、其表达水平的变化都会通过影响药物体内浓度和敏感性,导致药物反应性个体差异。影响患者对药物反应的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外源性因素,基因多态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靶向药物使用之前需要对患者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只有患者是突变型的纯合子或者突变型的杂合子,才可以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基因没有相应突变,那么获益较少或者没有获益。


目前,FDA更换了166个一线治疗药物说明书,标明基因差异与药物反应差异。此外,欧盟和日本也对多个药物添加了基因型信息。而在中国,除了卡马西平,并没有其他药物有这样的提示。未来,在群体药动学研究基础上考虑基因型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个体化给药数学模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方案的准确性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端:TSPYL家族调节细胞色素P450表达:发现、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临床意



美国梅奥诊所的刘端博士在会上做了TSPYL Family Regulates Cytochrome P450 Expression: Discovery, Functional Genomic Stud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的报告。P450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主要负责体内激素的合成。它的基因多态性导致氨基酸的变化。刘端实验室研究的对象,在体内是通过CYP19A1代谢。CYP17A1在雄激素里面重要的作用,它是前列腺癌治疗的一个靶点。


他们以前做的772名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妇女的血浆雌二醇浓度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分析,在全基因组显著识别出睾丸特异性蛋白TSPYL5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后续的功能研究表明,TSPYL5调节催化雄烯二酮和睾酮合成雌酮和雌二醇的芳香化酶CYP19A1的表达。刘端报告了TSPYL家族,其中特别是1、2和4能够调节很多CYP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CYP19A1,这是雄激素合成的酶,还有CYP3A4催化雄激素拮抗药阿比特龙(Abiraterone)代谢,是CYP17的抑制剂。


此外刘端实验室发现了一个TSPYL1的 SNP:rs3828743 (G>A) (Pro62Ser),会让TSPYL1抑制CYP3A4的能力失效,从而减少阿比特龙的浓度和增加细胞的增殖。87个前列腺癌患者醋酸阿比特龙/泼尼松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的数据表明,变异的SNP基因型明显反应较差和生存期无进展。总之,接着以前的GWAS分析,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发现TSPYL基因是CYP基因新的转录调控因子,在这些基因内的遗传变化显著影响通过CYP450基因转录调控的药物治疗反应。


秦胜营: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医学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秦胜营研究员主要介绍了精神分裂症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医学的相关研究。目前,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主要有两类,第一类称为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第二类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不管哪种药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个体差异比较大。


2015年美国FDA批准新药当中,统计约有28%是个性化药物,个性化药物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趋势。目前面临着从以前传统的经验型用药到个体化用药的转变,经验性用药通过尝试更换新的方法,不断地发现适合的药物。在个体化用药这个阶段,通过明确的检测和诊断,真正实现每人一个标准。以精神疾病药物来说,最开始大家基于临床上的酶做了很多侯选基因的研究,主要是选取一些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和靶点、药物基因组相关的关联研究,也找到了很多的位点。除了侯选基因外,国际上采取一些GWAS关联方法,2011年美国的研究团队利用这个GWAS方法,针对临床试验的样品,进行了规模相对比较大的研究,最终发现了一些位点,这些位点很多都不是基因的区域,找到了2—3个相关的基因。


对于临床应用的机制,关于精神疾病,国外做了一系列临床应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它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还有临床应用的经济相关的问题的研究,同时这个课题组是开展了一个前瞻性的研究,通过比较药物基因组指导和正常的治疗两个人群,最后发现药物基因组学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


精准医学临床案例展示


姚培芳



上海市精卫中心姚培芳医生在会议精准医学临床案例展示专场中,首个为大家分享精神科药物基因组学检测案例。


其中一例诊断为复发性抑郁障碍的老年女性。在个体化用药方面经分析建议CYP2D6为中间代谢型,酶活性降低,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经CYP2D6酶代谢的药物剂量。而CYP2C19为慢代谢型,酶活性降低,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调整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的剂量,减少起始推荐剂量,放缓滴定速度,或者换用其他不经CYP2C19酶代谢的药物。用药方案调整后,患者对文拉法辛应答较好。


第二个案例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年轻女性。基因检测结果显示:CYP3A5*3为GG型,酶活性较AA型降低。CYP2D6为正常代谢型,经CYP2D6代谢的药物可按常规剂量给药。CYP1A2 AC型,酶活性较CC型增强,药物代谢加快,依临床反应调整奥氮平剂量。用药方案调整后,增加奥氮平剂量,逐渐减少利培酮剂量,逐渐停用阿立哌唑,之后上临床痊愈。


谢秋芬



来自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的主管药师谢秋芬自2012年起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从事抗凝专业临床药学工作,积累了本专业药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并熟练掌握抗凝药物使用的方法。


分享环节,谢秋芬从药师的角度,通过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7年8月参与会诊的9例儿童NS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华法林抗凝病例,为基于基因多态性开展个体化指导儿童华法林治疗提供参考。他们结合基因型、身高、合并用药等调整华法林剂量,最终会诊建议均被采纳。出院前8例INR达标,且7例会诊推荐剂量与实际稳定剂量吻合性较好。


郭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郭伟教授为大家分享了基于C-Kit基因突变精准治疗口腔黏膜黑色素瘤远转的疗效分析。郭伟教授从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逾30年。尤其对口腔癌、黑色素瘤的冷冻及靶向综合序列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郭伟教授的分享回顾分析了139例发生远处转移的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其中22例检出带有c-Kit常见的突变位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PCR及测序方法明确c-Kit基因突变的位点。结果c-Kit基因突变率为15.8%。对于突变者采用伊马替尼精准靶向治疗。近期收到很好的疗效,2年中位生存率近50%。带有c-Kit基因突变的远转口腔黏膜恶黑患者可以从KIT抑制剂的精准靶向治疗中获益。


行养玲



西安精卫中心的精神科主任医师行养玲在今天的精准医学临床案例展示环节,从两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历程出发,分享了基因检测在精神科的应用。行养玲对于各种精神障碍疑难疾病,特别是针对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具有多年的治疗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对患者进行了抗精神病药物的基因检测,并结合靶标基因、代谢类型,利用药物基因组学的知识把经验用药变为个体化的“量体裁衣”。临床中,从遗传因素的角度查找治疗失败或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增加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一次性投入,避免错误用药,缩短治疗周期,节省住院费用。


姜亚卓



陕西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姜亚卓副主任医师分享了多发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A型家族病例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案例。姜亚卓医生精通于泌尿外科常规手术及微创腔镜手术治疗。


姜亚卓医生介绍了MEN-2A的家族病例:一名中年男性因高血压行肾上腺CT见双侧肾上腺肿瘤,B超示甲状腺髓样癌。考虑多发内分泌肿瘤综合征-2A型(MEN-2A),进行基因检测示RET基因变异,之后确诊。家族基因筛查发现其女儿及外孙女基因变异,前者发病,后者未发病。对患者女儿的治疗建议:腹腔镜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再进一步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外孙女的治疗建议:预防性甲状腺全切术。另一例MEN-2A的家族病例:中年女性初步诊断为MEN-2A,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经检测RET基因变异,女儿同样有RET基因变异,儿子不携带变异。


由于MEN-2 型与RET 基因突变有关,在国外RET 基因检测已成为诊断MEN-2 的标准。所以MEN-2A的确诊有赖于基因检测,MEN-2A家族病例的基因筛查符合精准医疗原则。


王吉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王吉昌医生和大家分享基因检测精准指导高危患者血压控制一例。王吉昌医生从事下肢动脉静脉疾病的临床治疗及病理情况下血管异常生成的相关研究。


通过精准基因检测结果的指导,医师可以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最为合适的药物来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从而避免了多种药物联合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的局面。本例患者是一个高危高血压患者,继发出现肾病综合症,后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卡维地洛/缬沙坦仍无法有效控制血压。在行基因检测后,根据结果给予患者选择了较为敏感的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并达到了良好的降压效果。这个病例是一个精准医学指导临床治疗的非常典型案例,同时也说明药物基因检测对于临床治疗的重要性。


胡小菁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胡小菁副主任医师与大家分享了强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氯吡格雷能胜任吗?


分享病例为中年男性,入院时诊断为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查FDP升高,颈部血管混合斑块。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下出现2次TIA发作,头颅MRA提示血管光滑,MRI提示多发腔梗。氯吡格雷用药基因检测CYP2C19的结果显示:氯吡格雷药物属于慢代谢,存在氯吡格雷抵抗而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慢代谢型患者,根据其他检测指标,必要时增加用药剂量或换药(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等)。治疗方案调整为替格瑞洛替代氯吡格雷。1年后停用替格瑞洛,给予长期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无心血管事件再发。结论是氯吡格雷抵抗是可能该患者发生TIA的原因。


陈慧



来自于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的陈慧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一例罕见CACNAID基因突变伴严重迟发性产后子痫的后期诊断。从医30余年的陈慧是福建省立医院二级主任医师、高血压研究室主任。


她们分析了患者的个人病史和家族史,进行了外周血Sanger测序,针对与高血压相关的43个致病基因进行分析(CACNA1D基因突变),结合肾脏B超、心脏彩超、胸部CT等辅助检查,诊断其属于慢性高血压合并产后迟发重症子痫前期。流行病学调查提示,10%-25%的慢性高血压孕妇会发展为子痫前期,其中未控制的高血压或同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及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从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看CACNA1D与PE有关。基于目前的数据,CACNA1D可能是肿瘤发展中潜在抑癌基因的有用标记。但是,它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韩锋博



最后,长安医院血管外科主治医师韩锋博医生给大家带来关于华法林基因检测临床应用的病例分享。韩锋博医生擅长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介入治疗、深静脉血栓规范化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透析通路的建立和维护。


华法林属于双香豆素类药物,是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目前华法林较为科学的给药方式是通过检测国际标准化笔直(INR),使其控制在理想的抗凝强度范围(2.0-3.0)从而达到发挥抗凝作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但是,一部分位于安全治疗窗内的患者仍发生脏器出血的表现。考虑遗传因素对华法林的影响作用明显,临床应用较广的两个相关基因是CYP2C9和VKORC1。


本汇报结合具体临床病例,展示根据不同的基因分型判断患者对华法林的代谢能力,有助于调整药物剂量。华法林起始剂量的确定与患者年龄、性别、遗传、临床背景等多种因素相关。毋庸置疑的是,随着华法林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药物基因为导向的华法林个体化抗凝将是未来临床治疗的必然趋势。


西安市精卫中心早期干预三科主任雷莹现场点评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外科主任张勇现场点评


佰美基因王妍晶主持会议


案例分享结束之后,主办方特意为9位嘉宾颁发了纪念奖,以此表彰和感谢他们在大健康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和创新,并期待未来继续耕耘出更多的精彩成果。同时,经过评委的现场打分,最终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主任郭伟教授的《基于C-Kit基因突变精准治疗口腔黏膜黑色素瘤远转的疗效分析》被评为优胜奖,获得了由主办方提供的价值万余元的2017最新款苹果笔记本电脑。


陈超教授致闭幕词


至此,这场为期两天的学术盛宴圆满落幕。在闭幕致辞中,西北大学副校长、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超回顾了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在10年间起步、发展的历程。得益于这一科学,临床医生在开处方时有了新的依据,增加了含金量。陈超主任再次感谢了此次大会的主办方、承办方、志愿者、生物探索等媒体、以及酒店工作人员为大会的顺利举办所付出的努力。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已经成功举办四次,陈超现场向与会嘉宾以及全国的专家学者发出邀请,大家积极参与,形成产学联盟,加速临床转化。2019年,第五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再会!


备注:此次大会组委会考虑到方便让更多不能赶来现场的专家学者了解大会的精华,特开设全程视频直播,以下附上部分观看直播老师的点评:


“为主办方的效率打Call。”


“大会组委很贴心,会议结束,我们还可以观看两天大会视频的完整回放。”


“本次会议对科研、临床、政策等都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会议策划方很牛,辛苦了,谢谢。”


“这次会议真不错,办的好,内容也牛。”


大会信息:


名称: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暨首届中国个体化用药-精准医学科学产业联盟大会


时间:10月27日至28日,上午9:00-12:00,下午1:45-6:00


地点:西安曲江凯悦酒店大宴会厅


主办:中共西安市委

西安市人民政府

中国药理学会药物基因组专业委员会

中国个药联盟


承办: 西北大学

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西基因检测精准医学示范中心

陕西佰美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

西咸新区科统办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