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医生职业能力的边界在哪?

首页 » 医声医事 2014-12-25 环球医学编写 赞(2)
分享: 
导读
很多人从事了医生这份职业,刚进入医院工作时都是信心满满地开始,但很快新鲜劲儿一过,就会觉得“不过如此”,心生倦怠。结果,工作了很多年,还在原地打转转。但始终意识不到究竟是什么“天花板”或“瓶颈”把自己给卡在了? 为何这么多年“瓶颈”没有任何新突破?为何无法将精力聚集在一处,打出一口深井来?

很多人从事了医生这份职业,刚进入医院工作时都是信心满满地开始,但很快新鲜劲儿一过,就会觉得“不过如此”,心生倦怠。结果,工作了很多年,还在原地打转转。但始终意识不到究竟是什么“天花板”或“瓶颈”把自己给卡在了? 为何这么多年“瓶颈”没有任何新突破?为何无法将精力聚集在一处,打出一口深井来?作者以为,这就是一种时间轴线上的局限性,同样也是一个医生职业能力的边界。其实,所谓的边界不是一个光滑的界线,更像是一个个延伸在四方的触角,如果能不断地吸取养分,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方可在事业上不断攀高。

作者去年在成都两家民营医院做医生现状内部调研时发现,一线医生职业能力痛点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学历低,大部分人都是大专学历,流失率高;2、工作环境、学习环境较差;3、工作压力大;4、没有空歇的时间。还有,医院有一半中级人才的医生职业梦是想成为管理者。我问这些医生为什么想成为管理者,回答却是:“成为管理者,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再问:你们愿意做审批吗?愿意开各种会议吗?“不愿意,我就想让别人听我的。”语言很简单,这就是痛点。而作为靠医疗技术驱动未来的医院来说,其实需要的是更多安心做医疗技术的人才。

作为医生谁都想在自己专业舞台上获得更大的成功,这种勇气和进取心弥足珍贵。但是,一个医生的修养、见识、品性、视野等素养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做事的方式,甚至直接关系到成败。因此,想要从更宏观的层面、从更多的角度更好的来理解医生这份工作,首先需要看清自己的局限性:我是谁,什么才是我擅长的,我能力的边界在哪里?要晓得那些事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成效和工作表现?如长跑这种体育项目,有的人在跑了50公里并成功突破身体极限之后就会有一种类似成就感的东西,偶然想起来就有一种喜悦涌上心头。通常知识上的差距通过努力都可以弥补,特别是在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方面。

相反,如果医生能够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在个人的局限性中有效地燃烧,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如现实中的优秀医生不一定能成为好的管理者;金牌手术大V和患者沟通起来没准也会语无伦次;走上管理岗位的中年医生,在团队建设问题上很可能手足无措。如果能把预期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自己不能做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许多一窍不通、毫无天分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有时甚至连平庸的水平都达不到。在现实中,有一位老专家在神经外科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之后被推上了业务院长的领导岗位。在3个月的适应期之后,他发现自己完全无法胜任这个新的角色。他说自己充其量是个专业研究方面的带头人,至于管理者所需要的决策力、领导力、沟通力甚至是不断妥协的能力,并非自己的长项。很快,他就决定辞去业务院长职务,转回科室去专心做学问。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赢得了大家对他更多的尊敬。

但是,如今有太多因恃才傲物而给自身造成偏见和无知的医生,尤其是那些术业有专攻的人。他们往往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不屑一顾,认为聪明的头脑就可取代知识。多数医生都以为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其实不然,更多的情况是只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即便是在这一点上,也往往认识不清。具有5年经验和10年经验的医生,其所积累的能力的不一样,其所能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即便是已经成为专家也都是要从基本的做起,自身实际能力与责任心的定,获得的个人绩效的评价均与应得到的回报正相关。如果有雄心,又不乏智慧和实干精神,在自己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做好医生本职的事干出实绩,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知道如何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就能不断突破瓶颈,在职业发展上不断攀登高峰。

医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关键点是要解决好医生的“三个痛点”和“三大能力”的问题。三个痛点分别指的是:医生思维能力是指医生对病人的医疗需求有没有读懂;专业性指的是医生诊疗思维的能力,具不具备精益求精的诊疗技术;适应性就是医生要有市场思维能力,也就是医生的诊疗能力和服务能不能够让病人紧紧追随。对于医生的三大能力,既往是接诊的能力、医疗文书撰写的能力和病人分类管理的能力。但如今医生能力有新三样:首先,是在社群如何实施到位病人的分类管理,包括如何评判病人的满意度,比如病人给医生的感谢信具体好在哪?对自己及团队有哪些帮助,以及是否有后续的健康行动计划,能不能让病人随时想起你来;其次,在信息化的多媒体时代,如何制作让病人可听、可视的健康科普内容的能力?是否能制作受欢迎的健康科普内容的能力;第三,个人品牌营销能力,如何引爆自身医疗专业的亮点,能招人气,让病人的量上来,之后让病人不自觉地去传播。对于医生职业能力发展来说,能力的边界绝不是自己一出道就能给自己画得了圆。能力是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挑战未知而探索出来的。

  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才能真正做到在医生中卓尔不群。医生只有最大程度的拓宽自己的眼界,才能更准确地找准位置,从容不迫地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获得成功。做医疗服务,实实在在落地还是要有好医生,好的专家医生团队十分重要。在打造医生团队品牌上,并非应选择出自某个著名科室的人才,也非选择哪个等级医院出来的人才,而是要选择那些懂得能经营自己的医生,说白了,可能比起所谓的专业医生更加适合。

医生能力的边界除了广度之外,也体现在做事的深度上。事实上,医生从普通做到优秀差15%左右,普通到顶尖差25%左右,普通到最好也差不到30%。一件事情要做到极致,首先自身的水平要有不断的提升,另一方面意味着自身要试图比平均水平高20%甚至30%。倘若能够自然明确自己的实际水平,就晓得自己的方向是什么。其实任何事情以这个角度看,都能找到座标,将极致有了一个参照系,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医生能够持久专注地做好诊疗的事,在细微之处追求极致,这就是所谓的职业精神。

医生能力的边界还体现在职业能力发展思维上。以前医生大多都处于从属地位,领导吩咐自己做什么,就做什么,还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还指望医院的人事部门给自己做份好的职业规划。这种自行其是想做出贡献、实现抱负,其实这些的任何一点都做不到。医生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好的思维态度,自信但不盲目自大。学会借势,不从众随大流。确定了自己职业能力发展计划,立刻去做,拒绝拖延,信奉自己的判断和直觉,克服老好人和气思维的惯性,从最有利自身职业发展的角度提问题。不做温水煮青蛙,特别是不要在懈怠与麻醉之中将自己的职业能力发展的前程葬送。尤其是在医院领导不欣赏你的情况下,确实是干多干少都拿的一样多的境况中,除非决定这辈子就在这个医院终老了。

近期,就有几位年轻医生说,和2014年前比,工作内容多了很多,但是工资依然没变。其意识不到自己所在的医院,存在有机制僵化晋升太难的瓶颈,自己所在的科室是一个没有太大职业发展的岗位?如果在这里熬着,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现在拿着12万的年薪,也许5年后,才15万。如果觉得更好地职业发展能够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就不会在这耗着自己了。不忘初衷、方得始终,真正想要发展好的话,自己必须是个具有欲望导向的人。医生要尊重医疗行业规律、尊重价值规律,培育自己职业能力发展概率论思维,而不是一味习惯于用以前的传统思维来武装指导自己。要具备团队凝聚力,不要陷入自我固执、自我自利环境中。


医生的本质至少现在这个阶段,依然还是以“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的境界,医治好患者,患者感谢医生。诚然,在大多数时候,医生所面对的是一些较为常见的疾病,但总有这么几次,碰到的可能是非常棘手的病例,挑战着医生的医疗技能和临床思维。不少医生甚至遇到过多个“最棘手”或“最难忘”的病例,而正是这样的病例,激发了作为医生可能从未发觉到的直觉、最深层的力量或技能。面对这样的病例,医生往往甘愿冒着风险将其解决。当然,这离不开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因此,这样的患者也应该让医生心存感激。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