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元生物科技曾金穗博士:可溶性微针迭代到第四代了!
导读 | 医美如何严肃?精准剂量控制、高生物安全性、低制造成本、新世元生物科技亮相CBE美容博览会 |
图:曾金穗博士CBE现场与国外观众交流新世元第四代可溶性微针技术
上海/2025年5月12日/CBE美容博览会,新世元生物科技展示了其国际领先的第四代可溶性微针技术,创始人兼CTO曾金穗博士接受了医纬的现场随访。
医纬:2025年4月,在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日本CosMED制药株式会社展示了其基于“可溶性微针”技术的“贴片式注射”新产品,CosMED宣称:不碰痛点、几乎无痛感、患者依从性高、低剂量递送,在慢病领域可逐步替代传统注射,吸引了国内高端医美行业的广泛关注。向您请教:可溶性微针技术发展到了什么阶段?CosMED的可溶性微针技术处于什么水平?CosMED与新世元相比哪个更先进些?
曾金穗博士:可溶性微针的先进性从5个方面来评价,材质的生物安全性、针形锐利度、针体机械强度、大规模制造的成本、一次成型面积。不同的细分市场对这5个方面的排序是不一样的:比如,对剂量精准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高端医美客户对机械强度的要求就不高,对幼儿慢病的痛感降低要求特别高的,针形锐利度就要求特别高,越锐利痛感越低。CosMED的可溶性微针技术突出了“极细”、“几乎无痛感”这俩个亮点,按照新世元对微针技术代差的分类,CosMED的针形应该是“廋圆锥形”,处于第三代。新世元的针形是更先进的第四代“锐弧形”,更具体的说是物理学的“最速降线形”,可以把“几乎无痛感”的“几乎”取消,就是“无痛感”。
曾金穗博士:大厂在技术尽调用了电子显微镜和高灵敏力学仪器,对比了全球几十家竞品,日韩欧美的主要微针品牌也被纳入评估,
在针形锐利度、针体机械强度、一次成型面积这三个指标均列第一。大规模制造要突破生物安全性、材料机械强度、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等的多重相互矛盾的壁垒,类似于硬科技创投领域的“不可能三角”。比如,机械强度要求活性成分负载量不能太高,太高会降低针体的机械强度,针形高锐利度也很难做到,低档的一、二代可溶性微针为了提高针体的机械强度使用了一定比例的pva和pvp,这又显著降低了产品功效和感知体验。透明质酸钠的强化成膜性和大面积成型俩个重要技术门槛,新世元采用独创的固化成型技术,率先开发出200㎝²超大“纯透明质酸钠”微针片,在大厂的技术尽调中,几家日韩品牌竞品的成型面积范围在7~10㎝²之间。
图:曾金穗博士带领新世元市场团队亮相CBE
曾金穗博士:新世元的固化成型技术是基于mems的,与基于磨具和cnc的早期技术相比,一次性生产线固定投入降低到30%以下,运行(含材料)成本也有很明显降低,在加上将小面积微针片扩大发展为近200cm²超大“纯透明质酸钠”微针片,产品出厂成本是磨具和cnc的1/2以下。
曾金穗博士:是,也不是。微针只是载具,医美行业的活性成分技术创新,慢病医疗领域的微针给药市场教育,才是根本。是绿叶和红花的关系。新世元从一开始创业就特别重视与医美领域的教育和科研单位进性学术交流和课题协作,已经与中国药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建立了CRO合作关系,已经落地20余个应用项目,覆盖皮肤医学微针贴、中医药学皮下组织抵近给药等创新应用。正是在一次小范围研讨会上,基于新世元微针在祛痘、减肥等高端医美的重点功能方向上展现出的精准性、确定性、显著性特征,与会专家共同建议用严肃医美来区分新世元微针支持下的高端医美和一般高端医美的区别。有了一众红花支持,严肃医美微针功能应用的旗号就可以树立起来了,但按照一般的市场规律,新世元只会升级高端医美和慢病医药行业,并不会采取价格战的手段冲击中低端医美的市场格局。
医纬:新世元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
关于曾金穗博士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