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国际癌症大会主题,由你来定~

首页 » 产业 » 会议 2019-05-14 转化医学网 赞(4)
分享: 
导读
去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呈现了肿瘤代谢产物感知与调控、肿瘤转化与精准医学、肿瘤新型治疗、分型与分子标记物、代谢与肿瘤免疫、肿瘤微环境、肿瘤新技术与代谢多组学研究这几个主题。今年的大会,大家想听什么呢?

*报名通道正式开启*


为了回馈转化医学网忠实用户,现在起报名参加第二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前50名可享受半价优惠。识别这个二维码就可以报名了!


请 继 续 ↓


去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呈现了肿瘤代谢产物感知与调控、肿瘤转化与精准医学、肿瘤新型治疗、分型与分子标记物、代谢与肿瘤免疫、肿瘤微环境、肿瘤新技术与代谢多组学研究这几个主题,主要涉及癌症代谢重编程、代谢与肿瘤微环境、脂质代谢、代谢酶的非代谢功能、代谢与表观遗传、临床转化、肿瘤免疫治疗新技术、肿瘤免疫治疗临床应用、新兴靶向治疗 、PD-1 / PD-L1技术 、CAR-T技术、新型肿瘤蛋白标记物、新型肿瘤甲基化标记物、ctDNA、CTC等内容。今年大会的主题仍然会围绕上述内容,或许会做一定的扩充,这主要取决于即将来参会的你想听到什么,所以,在下面几个主题中选一选,是否包括了你感兴趣的内容呢?或者,在底部留言板写下你认为应该出现在大会上的内容,我们将作为大会分论坛设置的参考~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转化与精准医学

进入 21 世纪,医学领域有两大理念诞生,第一个是转化医学,第二个是精准医学。转化医学促进基础研究科学家、临床医生、学院及药企合作,将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近年来,转化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如生物医学大数据平台作为有效整合临床数据和生命组学数据的重要工具,助推精准的肿瘤分型;无创的液体活组织检查技术可动态监测、尽早发现体细胞突变状态;新型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疗法可应用于肺癌、黑色素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基于对疾病模糊的诊断、模糊的评估、模糊的分期、模糊的预后而开展的基础及临床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对疾病 100%有效控制。这将导致以药品及医疗器械注册为目标的转化医学运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即使实现了注册获批,多数药品在真实世界的临床疗效也不超过 50%。因此,必须思考转化医学新的目标。实现对疾病的重新分类。这需要利用循证医学手段,基于系统生物学理念,建立个人信息港,结合生物学样本,形成健康大数据体系。而实现精准医学,需要基础研究和临床的结合,医学、社会学、环境学、现代信息技术跨学科的合作,政府、社区、家庭、企业的合力,推动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精准医学是转化医学的目标,循证医学是转化医学的手段,转化医学是实现精准医学的必由之路。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新型治疗、分型与分子标记物

一些不同器官上的癌症细胞具有很强的分子相似性,而有的癌症细胞虽然发生在同一器官,却拥有完全不同的分子亚型。“布满黄豆、绿豆大的小结节”“切面呈灰白色,坏死处呈灰黄色”……外观变化、色彩暗淡等因素一直以来被临床医生用作对癌症的判断依据。肿瘤分子分型概念的提出,是旨在用分子技术为肿瘤分类提供更多的信息。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学(DNA)、转录组学(RNA)、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对癌症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也就是说,从最深层次的基因突变开始,一层层找出导致癌变的机理,通过所获的“全方位、多层面”信息进行分型。大样本、长时间、高投入是肿瘤分子分型研究的“三座大山”,因此经常采用多研究中心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2017年5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首次批准了针对某种特定遗传标记的跨癌种免疫治疗药物: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不论患的是肺癌、肾癌还是肠癌、胃癌……这被视为官方认可的分子分型在临床上最直接的应用。

肿瘤分子标志物(Tumor Marker)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肿瘤诊疗已经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进而迈入精准医学时代。其中,伴随诊断和靶向治疗是实现肿瘤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分子标志物的精确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医学信息,帮助实现个体化医疗。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与免疫


近几年在肿瘤治疗领域,免疫疗法之风盛行。免疫疗法是继细胞毒化疗、靶向治疗之后的第三次抗癌革命,其与细胞毒化疗、靶向治疗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作用目标不是直接攻击肿瘤细胞,而是针对人体免疫细胞。免疫疗法有这样几个明显的优势:免疫疗法能治疗已经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部分标准疗法全部失败的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免疫治疗后,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响应免疫疗法的患者,有很大机会高质量长期存活;免疫疗法是广谱型的,适用的患者群体包括十多种癌症类型。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膀胱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等。由于免疫疗法的兴起,异病同治成为了现实。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微环境

早在100多年以前,Stephen Paget基于乳腺癌的器官特异性转移中的临床观察,提出了著名的“种子与土壤”的概念。然而,这一假说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将治疗思路仅仅局限于肿瘤细胞本身,导致人类的抗击肿瘤之路走得异常艰难。直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意识到,肿瘤与肿瘤微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肿瘤微环境就像是一个小的生态环境,与其中的肿瘤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不论从生物学还是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对肿瘤微环境的研究都是必不可少的。肿瘤微环境在理化性质方面与人体正常内环境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地方,比较显着的是其低氧、低PH以及高压的特点。正是因为这样一些特点,才使得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生长因子、细胞趋化因子和各种蛋白水解酶所产生的免疫炎性反应,这种特性都十分利于肿瘤的增殖、侵袭、粘附、血管生成以及抗放射化疗,促使恶性肿瘤产生。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新技术与代谢多组学研究

细胞内许多生命活动是发生在代谢物层面的,代谢物更多地反映了细胞所处的环境,比如细胞现在是不是健康?药物是否起效?环境污染物是不是正在伤害细胞?等等。由此,20世纪90年代衍生出了一门新学科:代谢组学。它回答了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不能回答的问题:细胞到底发生了什么。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些特定的代谢过程。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监测这些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或波动情况,能够早期诊断并预测肿瘤的进展。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肿瘤代谢重编程与多组学研究

肿瘤细胞异常的代谢表型是肿瘤代谢重编程( tumor metabolic reprogramming)的结果,代谢重编程使得肿瘤细胞的营养物质在代谢网络中的流向和通量被重新界定,以满足肿瘤细胞对能量和物质合成代谢的需求。肿瘤细胞存在能量代谢异常,表现为糖酵解过度活跃,而线粒体有氧代谢削弱,这被称为“Warburg效应”。早期认为,Warburg 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减弱导致的氧化磷酸化抑制,但后续研究表明,这是一个为满足肿瘤细胞快速增殖需求而主动发生的过程,即代谢重编程过程。在新的代谢模式下,线粒体的功能更趋向于脂肪酸和谷氨酰胺的氧化分解代谢,而不再是进行糖的有氧氧化。同时,肿瘤细胞中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高度活跃,这些代谢改变为细胞提供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合成所需要的中间代谢物,对于肿瘤细胞增殖至关重要。肿瘤代谢重编程发生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肿瘤微环境改变、癌基因( oncogene) 激活以及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失活等都会造成细胞及机体代谢平衡稳态的打破,引起代谢重编程的发生。肿瘤发生过程中,整个代谢网络在瘤基因、抑瘤基因主导下发生重编程,营养组织在代谢网络中的流向和流量被重新定义。肿瘤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法则在于平衡细胞能量需求和合成代谢,以利于生物大分子合成,达到细胞倍增。靶向细胞代谢酶的抗肿瘤治疗,目的并不是干扰肿瘤细胞的能量供应,而是影响其合成代谢速率,从而抑制肿瘤的增殖。(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首 届 大 会 盛 况 回 顾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