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如何避免把一辈子的积蓄花在生命的最后28天上?

首页 » 产业 » 杂谈 2016-08-16 第一财经 赞(3)
分享: 
导读
中国有60%的人把积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后28天上...
“中国有60%的人把积蓄都花在生命的最后28天上。”这句话曾被网络疯狂传播,因为它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奈却真实。

这句话出自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作为基因产业的领军人物,汪建想影响的是普通人对生命经济的价值观:“生命消费要往前移,生命需要和科技实现互动。”

其实,并非公众不想和基因科技互动,而是因为基因科技的普及度太低,普通人看它犹如雾里看花,更不要提用它来提前指导健康,建立信任的互动关系了。

作为精准医疗的入口和基石,从2015年开始,基因测序更多的被媒体、政府和投资机构提起,但它距离公众生活依然有点远。为了缩短这个距离,第一财经近期推出专栏“基因涛略”,科普基因测序技术,勾勒基因测序行业版图,记录精准医疗的发展。

基因检测可以测出孩子的“洪荒之力”?别被忽悠了

在奥运时间,游泳小将傅园慧的“洪荒之力”火遍了朋友圈,一时间大家都在“用尽洪荒之力”。有人说,傅园慧触发了孩子们成为游泳健将的热情。

妈妈们也在想,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孩子是不是有游泳的运动天赋,因材施教岂不是更好。于是,一种叫做“天赋基因检测”的产品开始出现,一下子满足了父母们对孩子命运“未卜先知”的愿望。

天赋基因检测,真的是一把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吗?“基因涛略”的开篇就来科普一下时下流行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基因检测,哪些是靠谱的,哪些是忽悠你的。

基因+互联网=消费级应用

基因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神秘的存在。它是人体最基本的可复制片段,由A、T、C、G四种碱基以多种序列方式排列,是人的性状表达的基本单位,基因突变也和一些疾病风险存在关联。

一个人的全部基因组包含约30亿对碱基,相当于100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量。基因测序,就是用高通量测序仪等手段“读”出这些碱基序列,而测序结果被专业人士解读之后生成报告。

在医疗领域,基因检测可以用于孕前遗传病基因排查,怀孕后可以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出生后可以做遗传代谢病、遗传性耳聋等儿童期高发遗传病检测,肿瘤癌症等基因检测可以做到排查风险,指导用药的作用。

当然,这些基因检测要进入临床医疗应用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和国家卫计委的批准,真正推广需要一段时间。

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公司,跳过医疗机构,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消费级基因检测”。

如何定义消费级基因检测?微基因CEO郑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有人想知道自己是酒仙还是酒渣,咖啡因代谢能力怎么样;运动基因方面,爆发力如何,耐力如何;有人想进行祖源分析,比如自己的血统中南方汉族、北方汉族,少数民族血统占多少;还有一些遗传特征方面,比如节食减肥的效果,深度睡眠,记忆力如何等,总之就是想从科学角度更多了解自己,就来做基因检测,但检测结果并不用来作为疾病风险预测的指南,也不具有临床诊断作用。”

这些基因检测不需要经过CFDA的批准,也不需要经过临床试验,只是在为人们提供一种科学了解自己的途径。

通常,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更注重用户体验,用户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检测。一般流程是用户在互联网或手机上注册后,就能通过快递拿到一份取样盒,按照说明取唾液样本邮寄给检测公司,在相应工作日后就能在网上看到属于自己的报告。

如果说用于临床诊断的基因检测报告像“天书”一样难懂,那么,消费级检测的基因报告更简单易懂,有些还用符合80、90后的网络语言来生成。

从价格上来看,消费级基因检测更亲民。比如,微基因提供的200多项检测结果,只需999元,从肥胖和慢性病角度切入的基因猫,入门单人套装的价格是299元。

那普通人应该如何看待这份报告呢?郑强说,消费级基因检测提供的更多是一份生命数据,尽管会有一些重大疾病的易感基因预测,但因为结果需要和数据库里的正常水平进行比对,多数公司都是初创,数据库里的样本量不够大,所以,检测结果的准确度需要进一步提升。

言外之意,有些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夸大了基因检测的效力,一份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仅仅是肿瘤、癌症等疾病的风险。一个人真正患病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句话,消费级基因检测更多是为了科学了解自己或仅仅娱乐而已,并不能当成一份医疗诊断报告。这是很多基因检测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可能误导消费者的地方。

天赋基因检测被评“不靠谱”

在基因检测发展的初级阶段,一些公司在销售产品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基因检测不甚了解但对健康非常看重的心理,鱼龙混杂的现象不可避免。

一些公司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对基因检测进行包装,有些甚至夸大了基因检测的作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市场上有机构以因材施教之名引导家长给孩子做“天赋基因”检测,如果不加分辨更容易被“忽悠”。

在淘宝搜索“基因检测”,跳出几百项跟基因检测相关的商品,排名靠前的就是一家已上市的基因检测公司提供的少儿天赋多元智能基因分析,价格高达六千多元,另一家公司提供的少儿基因检测价格接近一万元。不过记者在这两家机构宣传页面上暂时没有发现列出检测基因的位点,具体技术细节和天赋基因检测的科学依据。

一脉基因CEO郝向稳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有些基因确实和运动、记忆等能力相关,但是有这些基因,代表某种功能强,并不说明一定是这方面的天赋。

微基因CTO陈钢直接用了“不靠谱”来评价天赋基因检测,他说,运动、音乐等学习能力,基因对这方面能力的影响确切有多少,目前的研究并不能支持基因检测来预测天赋。

“在中国,天赋基因卖得挺好,很多家长愿意去测,满足了家长重视孩子教育和前途的愿望,如果一些家长对检测结果无所谓,把他看成娱乐,那也没问题,但如果因为结果对孩子定性,就走偏了。”郝向稳说。

似乎“天赋基因”炒得太火,以临床医疗为主要业务的上市公司还主动发声和天赋基因检测撇开关系。比如,迪安诊断(300244)公开表示,基因检测的科学性需建立在大规模群体调查以及循证研究数据上。天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不仅涉及多种基因协同作用,也存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迪安对基因检测技术在评价儿童天赋领域的应用持谨慎态度。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的基因检测市场有些像互联网刚兴起的时候,整个行业都在寻找“杀手级应用”。有些公司切入减肥市场,有些则推出儿童防拐产品“基因ID”,产品售价在500元以内,或许有些家庭愿意尝试给孩子做一个“基因身份证”。

其实,不论临床医疗市场还是消费级市场,距离公众能理解基因检测,乐意主动为基因检测买单,都还有一段距离。郑强表示,消费级基因检测公司一般先卖给聪明一点的用户,高学历人群,生物圈或者技术圈的人比较多,愿意尝试新技术,一年销售几千个,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中。

目前,资本看好的是基因检测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所以大多数消费级公司靠烧钱不断融资开拓市场。现在的问题是,后天或许很美好,只是会有一些公司倒在明天晚上。(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1 条评论
  • 游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