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抗肿瘤药物载体之红细胞膜,你知道多少?

首页 » 研究 » 肿瘤 2016-04-26 转化医学网 赞(3)
分享: 
导读
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杀伤作用无选择性,且在体内环境中难以保持稳定的有效浓度。将抗肿瘤药物通过载体靶向运送至肿瘤组织后再释放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小用药剂量、增强药物在局部药效的最佳办法。

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杀伤作用无选择性,且在体内环境中难以保持稳定的有效浓度。将抗肿瘤药物通过载体靶向运送至肿瘤组织后再释放是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小用药剂量、增强药物在局部药效的最佳办法。

近二十年来,关于药物载体的研究显示,载体红细胞因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体内循环时间长而备受关注。另外,红细胞作为载体具有以下优势:资源丰富、易获得;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为药物包载提供了大量的空间,提高载药率;外观为双凹形,具有极大的变形能力,可使其顺利通过直径仅3-4 μm的毛细血管。因此,人们将红细胞作为载体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通过从生物体血液样本中将红细胞分离出来,采用不同技术将药物等埋入红细胞即可形成载体红细胞,并可将载体红细胞回输到人、生物体内。自体血液中分离的红细胞具有类似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潜能,不同载药方式处理和修饰后建立起来的载体红细胞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易耐受性。此外,红细胞经修饰后可具有不同的靶向性,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运输可以提高其肿瘤局部治疗的效果。

Luk等研究发现新型红细胞膜药物输送系统,即红细胞膜与带负电的纳米粒生成红细胞膜包裹纳米粒(RBC-NP)。粒径小于50nm的纳米粒进入红细胞内可通过红细胞低渗溶血时,膜上短暂出现的直径为20-50nm的膜孔进入红细胞;将纳米粒与红细胞共同孵育,可使粒径小于200nm的粒子进入胞内,大于200nm的粒子留在膜表面,而RBC-NP可包裹的纳米粒的粒径范围可达65-340nm。唾液酸(SA)作为膜上的特殊结构是细胞膜负电荷的主要来源,使带负电的红细胞膜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完全包裹带负电的纳米粒,指导红细胞膜与纳米粒的装配,提高纳米粒的胶体稳定性,并且合成的RBC-NP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RBC-NP具有提高药效、延长药物释放时间的优点。将抗肿瘤药物多柔比星载入RBC-NP,72h体外药物释放率只有20%,与对照组相比,仅占对照组的50%,而且RBC-NP载药的药效优于多柔比星。通过磷脂分子将叶酸和核仁素配体连接到RBC-NP的红细胞膜上,以提高RBC-NP的靶向性,结果表明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对叶酸修饰的RBC-NP摄取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对核仁素配体修饰的RBC-NP的摄取均有提高。

用完整的细胞作为运输载体的思路在载药系统建立的研究中已经产生多年,且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和研究,而将患者自身的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来减少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强药物的肿瘤局部作用效果是一种简单又安全的途径。尽管红细胞在免疫和载药肿瘤上均取得了不小的研究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能更好地控制载体红细胞对所载药物的释放;通过各种修饰提高载体红细胞的靶向性,增加载体红细胞的靶向部位;使载药过程和对载体红细胞的修饰过程不影响载体红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相容性等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索的。对载药红细胞的研究大都只停留于临床前的研究,只有少数几种药物进入了临床应用,这其中缺乏资金支持、缺乏统一的标准认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对红细胞载药系统统一的安全性检测标准;同时增加载体红细胞的载药种类,增强载体红细胞的靶向性等都是科学家们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本文是转化医学网原创内容,转载请点击获取授权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