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美国爆发罕见伊丽莎白金菌感染 复旦大学2011年已开展系统研究

首页 » 研究 » 免疫 2016-03-07 转化医学网 赞(102)
分享: 
导读
  美国主流媒体近日报导,美国威斯康辛州自去年十一月至今爆发罕见细菌感染,病原体是一种学名为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spp)的细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登记确认的感染人数有44例,其中18名患者死亡。感染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困难和发冷等,18位死亡病人均有菌血现象(1,2,3)。目前,已报道的伊丽莎...

  美国主流媒体近日报导,美国威斯康辛州自去年十一月至今爆发罕见细菌感染,病原体是一种学名为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spp)的细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报道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登记确认的感染人数有44例,其中18名患者死亡。感染者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困难和发冷等,18位死亡病人均有菌血现象(1,2,3)。目前,已报道的伊丽莎白金菌有分离自人的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和分离自按蚊的按蚊伊丽莎白金菌(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两菌在分子分类上相似度极高,临床表现一致(4,5,6),故在临床上被统称为伊丽莎白金菌感染。
  值得关注的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陈力教授课题组,自2011年起就已开展了对伊丽莎白金菌的系统性研究,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课题组于2012年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的基因组全测序,为该菌的全基因组分析提供了第一个完整的参考全序列(8)。申请并获得了有关该菌的分子检测专利,并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耐药分析和分型(9,10,11)。此外,课题组从细菌和病人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具有广谱去糖基化酶功能的糖苷酶PNGase F-II,研究结果已在JBC上发表(7)。
  陈力教授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年引进的特聘教授。他介绍说,伊丽莎白金菌研究项目的启动有三个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因家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经历了该菌的感染,从而了解到虽然该菌感染的首例报道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末,但感染属罕见细菌感染,相关的研究明显滞后、也没有临床治疗指南。其次是因为该菌对很多抗生素耐药,早诊断和用对药是治疗的关键。第三是因为分析该菌拥有一个其它细菌没有的N-糖苷酶,其功能可能可以应对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幸运的是,经五年的努力,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II型糖苷酶的发现,提示伊丽莎白金菌感染具有多宿主的特点,可能感染包括昆虫和人在内的不同物种。陈力老师感叹说,伊丽莎白金菌的研究真的是一个很小众的研究方向。幸运的是,研究得到了复旦大学领导、同事和多届研究生们(孙桂芹、李蒙和王蕾等)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大家坚信,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只要能帮助到一位病人,就是有意义的。我们正在密切关注在美国发生的情况,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为发生在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支持。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陈力课题组目前正在开展有关伊丽莎白金菌的获得性免疫机制,伊丽莎白菌噬菌体(与军科院童怡刚教授合作),伊丽莎白金菌糖苷酶(与浙江中医药大学孙桂芹博士,复旦大学麻锦标教授和周雁教授及中国化锂研究所梁鑫淼教授等合作), 以及伊丽莎白金菌生物膜(与复旦大学瞿涤研究员、吴旸博士合作)等方面的研究。(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本文是转化医学网原创内容,转载请点击获取授权
 参考文献:
  1.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
  2. Wisconsin 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
  3. NBC News.
  4.Hsu M S, Liao C H, Huang Y T,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ies, and outcomes of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 (Chryseobacterium meningosepticum) bacteremia at a medical center in Taiwan, 1999-2006[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2011, 30(10): 1271-1278.
  5. Teo J, Tan S Y Y, Tay M, et al. First case of E anophelis outbreak in an intensive-care unit[J]. The Lancet, 2013, 382(9895): 855-856.
  6. Frank T, Gody J C, Nguyen L B L, et al. First case ofElizabethkingia anophelismeningitis in 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J]. Lancet, 2013, 381: 1876.
  7. Sun G, Yu X, Bao C, Chen L.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rokaryotic Peptide N-GLYCOSIDASE FROM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J].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5, 290(12): 7452-7462.
  8. Sun G, Wang L, Bao C, Chen L. et a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 isolated from a T-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 patient[J]. Genome announcements, 2015, 3(3): e00673-15.
  9. 孙桂芹, 李蒙, 王蕾, 陈力等.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 26(5): 540-543.\
  10. 李蒙, 孙桂芹, 陈菁, 陈力等. N-糖苷酶基因在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金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J]. 微生物与感染, 2014, 9(4): 224-229.
  11. 王蕾, 马丽俐, 孙桂芹, 陈力等. Ⅱ 型成簇恒间隔短回文序列及相关蛋白系统 (CRISPR/Cas) 研究近况[J].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4, 34(010): 798-802.

评论:
评 论
共有 4 条评论
  • 游客
  • 游客
  • 游客
  • 游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