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首页 » 产业 » 行业 2015-06-27 科学中国人微信号 赞(7)
分享: 
导读
6月26日,由《科学中国人》杂志社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146位科学家荣膺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
6月26日下午,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

Q:今年都有多少人获奖呢?

A:一共有146位科学家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万立骏啦、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学专家裴荣富啦,光院士就有12位。其余还有“嫦娥二号”总设计师黄江川、水稻育种专家邓华凤、“天河二号”总指挥廖湘科、清华大学教授黄来强等百余位知名科学家。

Q:不是说还有特别奖项吗?

A:说的对,本届评选创新创业并举,一共设置了6个特别奖项。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因在大气遥感和地球系统科学等领域的成就获“终身成就奖”;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获“杰出大学校长奖”;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丁晓青获“杰出贡献奖”;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给了12位青年学术带头人,如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科青年学术带头人宋晓艳、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特聘研究员陈宏伟等;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博瑞德(南京)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严月根等11人获“科技型企业家奖”;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获“科技型企业奖”。

Q:这次评选,跟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A:先说地域吧,北京、上海候选人占比38.5%,相对以往,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候选人所占比例要均衡得多。

再说年龄,也在向年轻化发展,“70后”“80后”科学家在候选人中的比例达32.44%,其中,“80后”科学家占了5%。

Q:获选人是怎么评出来的呢?

A:组委会按照十个领域评选:基础研究、医药卫生、信息技术与电子、土木水利与建筑、机械运载、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矿业、工程管理、农业、环境与轻纺。

从这十个领域中,组委会面向全国征集了300余位活跃在一线的候选科学家。评选的基本标准就是12个字——影响力、创造力、转化力、责任感。

至于公信力,各位看官尽可放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已经为评选活动搭建了严谨且可持续的评价体系。

Q:都有哪些人在关心这场颁奖典礼呢?

A: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名誉会长曹荣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李主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等相关领导,陈清泉、朵英贤、刘大响、金涌、刘永才、黄先祥、李椿萱、郭应禄、叶奇蓁、盖钧镒等近20位院士都来到了现场。

Q:总不会兴师动众地聚集了这么多科学家,就只是颁奖吧?

A:当然不了,还有圆桌论坛、媒体见面会和主题报告环节。

圆桌论坛主题是“与创新同行”

论坛主角是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华创互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旭,与4位获选代表——科技型企业家获选者严月根以及年度人物获选者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周启星、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张学记、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笑京。

“中国科技发展需要将才、帅才的引领,什么是将才、帅才?就是科学中国人!

创新不能是象牙塔里的创新。

我们提到在科技等各方面要有自信,还要加入一条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出来真正属于本民族的创造力。”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新浪网、腾讯网等各家媒体的伙伴们正在分会场参加媒体见面会。跟他们见面的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曾庆存院士;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深圳罗湖医院副院长吴松;年度人物获得者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萧伟、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江南。

典礼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主题报告了。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华创互动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郑旭分别以“新常态下的创新驱动”“科教兴国和创新之路”“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科学家如何创业”为题做了主题报告。阜外心血管医院教授吴永健现场为科学家讲解心脏健康,科学技术部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处长翟俊峰为与会科学家解读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与万人计划”。

《科学中国人》总编辑张刚在致辞中的一段话,为本次年度人物评选做一个总结——

我们希望做这样一件事: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走到台前,让他们的名字广为人知,让他们的故事喜闻乐见。他们值得拥有这样的荣耀。

部分嘉宾和获选人合影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