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赋能生物标志物研究,探索转化医学前沿高峰论坛
Twist多基因片段库助力解锁更多序列应用空间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14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上海交大医学院瑞金医院找到7项胃癌血清标志物

2015-12-0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炳亚课题组与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陶生策课题组合作,利用蛋白质芯片平台,筛选出7个新的胃癌血清标志物。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与细胞蛋白质组学》杂志。   瑞金医院对该院近30年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统计发现,早期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90%,而晚期不足10%,因此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提高胃癌总体5年生存率具有...

感叹!青年医生患癌14天去世 医疗如此无助?

2015-10-27

  近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中心医院心内科36岁主治医师许剑峰因癌症去世,无不令医疗界的同行悲痛和惋惜。据悉,许剑峰在10月5日确诊为胃肝性腺癌,并且已经发生肝、骨骼和淋巴转移。从发现症状到去世,前后只有短短的14天。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让人猝不及防?医疗为何如此无助?   胃肝性腺癌是胃癌较为罕见和特殊的一种。它容易侵犯血管,并随着血...

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2015-10-23

  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魏小丽  徐瑞华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病例数高达100余万人次,我国是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国家之一。胃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进展期。传统的治疗方式有手术、放疗和化疗,但对于进展期胃癌,疗效均...

警惕 | 从发病到去世仅14天!胃不舒服你还敢掉以轻心?

2015-10-22

  近日有新闻报道,上海36岁的心内科主治医师因癌症去世。从发现症状到去世仅14天,这再次引发公众关注,胃不舒服不是小问题!   这种胃癌很可怕 5年生存率仅9%   1. “胃肝性腺癌”与普通胃癌不同   报道称,许剑峰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闵行中心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10月5日,许医师在值班时发现自己肝脏有个肿块,3天后,被确诊为胃肝性腺癌,且已转移到肝脏、骨骼、淋巴。10月19日,他...

指南:胃癌患者的营养治疗

1970-01-01

  1 背景   1.1 胃癌的发病情况   2015年2月3日WHO发布World Cancer Report 2014(全球肿瘤报告 2014)[1]:2012 年全球肿瘤患者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400 万、820万,其中胃癌死亡72.3万,在所有肿瘤死亡中占第三位,仅次于肺癌、肝癌;预计未来20年,新发肿瘤病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引发胃癌的特殊microRNA分子—miR-7

2015-08-11

  近日,来自中国第四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microRNA 分子miR-7可以通过抑制一种关键的信号通路来抑制胃癌的发生,而这种关键的信号通路对于幽门螺杆菌而言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该研究或为后期讯号诱导子miR-7表达进而来有效抑制胃癌的新型药物或疗法的开发提供新的线索和研究思路。   据国立卫生研究院数据显示,胃癌是常见的四种癌症中的一种,而且其是全世界癌症死亡...

复旦大学80后博士后Cancer Res发布癌症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复旦大学、俄克拉马荷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RACK1丧失通过诱导miRNA-302c / IL-8信号环路促进了胃癌转移。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21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复旦大学的阮元元(Yuanyuan Ruan)博士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其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糖生物学。2009年至今发表SCI论...

胃癌治疗的区域差异

1970-01-01

2015 ASCO:欧美晚期胃癌III期临床研究(DIGEST)阴性结果公布(摘要:4015) 转移性弥漫型胃腺癌(DGAC)的预后差,恶性程度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目前尚无特异性一线治疗方案。鉴于FLAGS研究亚组分析,S-1/顺铂治疗DGAC疗效相较于5-FU/顺铂可能会更好。为此,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学者Jaffer A. Ajani 牵头开展了进一...

新方法可数分钟内诊断食道癌和胃癌

2015-06-24

  英国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呼气测试方法,可在数分钟内诊断出受测者是否患有食道癌和胃癌,相比传统测试方法更简单,成本也较低,有望大幅提高这类疾病的诊断效率。   这项研究由帝国理工学院主导。该校23日发布公告说,研究人员发现患有上述两种癌症的患者呼出的气息中会有一系列特别的化合物,利用仪器测量这些物质的浓度,再与内窥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这些物质的浓度越高就...

[ASCO2015]KEYNOTE-012:Pembrolizumab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如何?

1970-01-01

2015年ASCO年会于5月29日―6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5月31日上午的消化系统(非结直肠)肿瘤口头报告专场上,一项摘要号为4001的试验,在经抗-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MK-3475)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中,评估了PD-L1表达和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 肿瘤利用PD-...

[ASCO2015]胃癌免疫治疗进展荟萃

1970-01-01

在过去几年,癌症免疫治疗已经在黑色素瘤取得惊喜的成果,之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以及肺癌中也都取得进展。因此,免疫治疗被Science评为2013年度突破性进展。胃癌的免疫治疗也逐渐引起众人的关注。 免疫治疗之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的目的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能力,通过增加肿瘤特异性T淋巴细胞以寻...

第四军医大Nature子刊胃癌新成果

1970-01-0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胃癌(GC)已经成为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大多数胃癌患者都是在疾病晚期才被确诊。对于这些患者来说,化疗是一线治疗方案。然而,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已经使用了许多新的化疗药物,但是由于内在耐药性或获得性耐药,尤其是多药耐药性(MDR),化疗方法往往会失败。虽然MDR机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但是我们对这一现象的关键决定因素仍不清...

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胃癌的危险因素?

2015-05-08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了一项新研究,引起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可以直接与胃干细胞相互作用,进而导致细胞分裂的更快。   在小鼠中观察到增加的细胞分裂,但研究人员认为该结果可以解释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胃癌的危险因素。   他们用三维显微镜观察细菌在人类胃腺体深部的殖民地,那里是干细胞...

针对CDH1的研究发现,基因更够更好的评估遗传性胃癌的风险

2015-02-15

  这项研究,是由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其结果近日发表在了新推出的杂志《JAMA Oncology》上,实验中,研究人员检测了具有该突变的男性,这些基因突变到80岁时候的累积风险是70%,而女性是56%。   实验也确定了一组新的与HDGC相关癌症的改变,这些都是在CDH1突变阴性的人群中获得的,这表明,其可以帮助筛除符合HDGC临床症状,但是缺乏CDH1突变的患者。   之前U...

中国研究人员PNAS绘制胃癌突变图谱

2015-01-14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绘制出了中国人群胃癌(Gastric cancer)的突变图谱,并探讨了其对于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研究结果发布在1月12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名誉校长郝希山(Xishan Hao)教授、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Wei Zhan...

中国晚期胃癌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取得突破

2014-12-14

      据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13日消息,中国自主研制的用于治疗晚期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上市,这是中国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卫计委网站消息指出,阿帕替尼是全球第一个在晚期胃癌被证实安全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也是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

PNAS:脂质纳米颗粒或可有效治疗细菌性胃溃疡及胃癌

2014-11-29

  幽门螺杆菌和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LipaLLA包含亚麻酸(一种植物油)的纳米颗粒,利用小鼠进行试验研究显示,相比标准的抗生素疗法,LipaLLA可以有效抵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PNAS上。   研究者Liangfang Zhang博士表示,当前的幽门螺...

胃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明智的选择?

2014-11-28

  靶向治疗显示出提高晚期胃癌目前较差的预后的潜力。201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德国莱比锡大学医院癌症中心主任、肿瘤科教授Florian Lordick博士强调了该疾病目前和新兴的靶向治疗。后来,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中胃食管工作组主任、现任EORTC 胃肠道肿瘤工作组秘书的Lordick教授与Medscape的Linda Brookes谈论了他认为的新药研...

安进胃癌药物因增加死亡率而被中止试验

2014-11-28

  在观察到用药患者死亡率升高之后,安进停止其胃癌试验药物 Rilotumumab 的所有临床试验。Rilotumumab是一种单克隆抗体,旨在抑制肝细胞生长因子/扩散因子 (HGF/SF) :MET信号传导通路,这款药物正处在两项由晚期胃癌患者参与的 3 期试验中。   这款药物曾被预测到 2023 年可能产生 10 亿美元或更多的年销售额,这样高的预测在某种...

不同地域胃癌肿瘤免疫标志物存在差异

2014-11-27

  过去,我们认为亚洲和非亚洲国家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管理手段,然后,最近一项III期临床试验却表明,即使运用标准的治疗方法,但亚洲和非亚洲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仍存在差异。   由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LIN教授领衔的一个跨国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发现胃癌在亚洲和非亚洲国家之间具有不同的肿瘤免疫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