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直播】 细胞分析前沿应用--共话肿瘤免疫疗法新进展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我的2022】晶能生物总经理邹晓文:拥抱变化,敢于担当,确保样品检测数据按时交付,分担疫情风险

找到约22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 | 最新研究,可改变肺癌患病风险的易感性通路被发现!

2018-08-24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的肺癌总体5年生存率只有14-15%,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通常被认为是由吸烟、遗传、PM2.5、油烟、化学气体等因素引起的,其中吸烟行为和尼古丁成瘾被认为是主要致病因素。 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0倍,由此可见吸烟是与肺癌发病风险关系最为密切的因素。虽然80%以上的肺癌与烟草依赖或成瘾行...

最新研究,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希望--ALZ-801

2018-08-09

Alzheon科学家在人脑中发现了一种可以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物形成的物质3-SPA(3-磺基丙酸) 美国临床阶段专注于阿尔兹海默症AD及其他神经或精神紊乱疾病疗法开发的生物制药公司Alzheon科学家,在人脑中发现了一种可以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寡聚物形成的物质3-SPA(3-磺基丙酸),该研究于近期发表在《CNS Drugs》期刊...

上海大学最新研究:冠心病竟由这些基因突变引起!|Nature子刊

2018-08-03

最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经确定了超过100个与CAD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易感位点。然而,这些遗传基因位点对CAD易感的潜在机制尚不明确。研究人员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之一的数据对CAD进行了组织特异性网络分析。该网络包含102个基因,其中53个基因与CAD显着相关。网络中的许多基因参与外周动脉的调节,因此外周动脉异常可能是CAD发病机制的重要机制。该文章发...

诺贝尔奖最新研究,干细胞治疗帕金森,今天正式开展临床试验!

2018-08-02

日本政府批准启动了一项临床试验,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利用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这是首次iPS细胞被用于治疗人类帕金森。研究人员利用iPS细胞培养神经前体细胞,再将这些能分化成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移植到帕金森患者脑部,以试验这种方法治疗帕金森的有效安全性。 诱导多能干细胞是通过对成熟体细胞重新编程培育出的干细胞,拥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分化潜力...

零距离与顶尖学者探究生物医药行业前沿发展,5项专题聚焦癌症最新研究及转化

2018-05-16

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 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 大会时间:2018年10月12-14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nc...

以毒攻毒?最新研究发现大麻治疗卵巢癌的潜力!

2018-04-27

虽然大麻类植物(Hemp)是印度大麻属的一部分,但没有任何精神属性或导致上瘾。第一批研究大麻抗癌能力的实验结果显示,大麻类植物未来可能会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植物疗法。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在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的卵巢癌发病率为9.1/10万,发展中国家为5.0/10万。由于...

早睡保命!最新研究表明“夜猫子”有更高的死亡风险!

2018-04-15

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班,熬夜于不知不觉中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慢慢地许多人也就变成了“夜猫子”,晚睡而不愿早起。 近日,英国萨里大学和西北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 “夜猫子”与早睡早起的“百灵鸟”相比,...

【盘点】2017年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最新研究进展!

2018-01-10

在世界范围内,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痴呆症和神经变性形式,其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已经成为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2017年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的最新研究进展。 1.除了运动健身,还可以通过绿茶预防老年痴呆! 一项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临床证据表明,绿茶中丰富的活性成分EGCG干扰了有毒物质(oligom...

孕期发烧究竟如何引起胎儿畸形?最新研究揭示孕期退烧重要意义

2017-10-11

众所周知,孕妇在妊娠前三个月的发烧会增加胎儿心脏缺陷和唇腭裂等面部畸形疾病风险,虽然有科学家认为发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导致了胎儿畸形,但发烧引起这些问题的内在机制却尚未被科学家所阐明。 近日,杜克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孕妇妊娠期发烧引起胎儿疾病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发烧本身。基于大量的动物胚胎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胚胎内的神经嵴细胞对温度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细胞更为敏感,而神经嵴细胞同时也会在胚胎的发育...

Cell最新研究:对抗心脏病,从调节肠道菌群开始

2017-09-19

之所以过去被认为是营养物质,乃至一度被各国认可作为食品强化剂的左旋肉碱和胆碱能诱发动脉硬化,原因是这类物质能被大肠内的细菌代谢产生三甲胺,三甲胺被肠道吸收后在肝脏内被代谢成能促进动脉硬化的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N-oxide(TMAO)。研究发现,摄取同样数量的左旋肉碱,杂食性人比素食者可产生更多的TMAO,这是因为杂食性人肠道内有特殊的细菌类型。 实验发现,给小鼠长...

卢煜明教授最新研究!液体活检厚积薄发助力癌症早筛!

2017-08-10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与传统的组织活检相比有着迅速、便捷、损伤性小等众多优点。临床医生可以用它来监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预测肿瘤复发。从长远角度来看,液体活检还能够帮助医生在患者未出现任何症状的时候发现最初期的肿瘤。近日,香港科学家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液体活检用于癌症筛选是有希望的,且提高了癌症的早期检测以及患者生存率。 研究成果于8月9日在线发表在《...

邀您参加!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研讨会

2017-07-26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急剧升高,目前中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占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第一代EGFR-TKI靶向药物的发明及临床使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也进入了分子靶向治疗时代。临床实践证明,靶向治疗联合传统的放化疗手段,明显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给广大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与希望。与此同时,...

最新研究丨父亲“缺席”影响孩子端粒长度!

2017-07-19

由于监禁、死亡、离婚等因素而失去父亲的陪伴会对一个正在成长发育的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但是,关于父亲缺失和儿童身心健康之间生物学联系知之甚少。 在“儿科”杂志7月1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普林斯顿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报告说,父亲的缺失对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存在显著的不良影响。9岁时失去父亲的儿童的端粒要比正常人短14%,且男孩反应要比女孩更为强烈。 端粒可以反映细胞衰老和整体健康状况,它们的...

Cell重磅!最新研究揭示“免疫疗法”新起点!

2017-05-08

根据两篇于5月4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的研究,对于肿瘤组织周边免疫细胞的深度研究可以为癌症精准医疗提高具有生命力的新靶点,挖掘对于具体癌症患者来说最具潜在治疗效益的生物标志物并帮助癌症临床医生准确判断对病人加以临床干预的最佳时间。 根据上述两篇报道,癌症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肿瘤外周免疫细胞对于肿瘤治疗疗效引导的重要意义,积聚于肿瘤边界并侵入其核心的免疫细胞在肿瘤的...

能吃是福?BMJ最新研究说“No”!

2017-03-01

近日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篇综述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揭示了肥胖症和一些主要类型癌症之间的关联,包括与消化器官和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Maria Kyrgiou和Kostas Tsilidis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说:“肥胖和癌症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是由于证据不充分,所以研究结果仍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认为他们亟...

最新研究 | 葡萄酒不仅美容,重点是“养肺”

2017-02-23

等线近日,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Saban研究所Barbara Driscoll博士团队发现吸入白藜芦醇可以显著减缓小鼠肺中老化相关的退行性变化。肺部的老化会导致哺乳动物的肺部空气扩张和肺功能下降,是人类慢性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该研究对应的论文发表在最新的“Thorax(IF=8)”杂志上。 “我们相信,我们是世界首次报道白藜芦醇对老化肺功能积极影响的团队。”Driscoll说。 ...

最新研究称生物体摄取食物可导致DNA差异性

2016-11-22

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物种摄取食物不同将产生DNA差异性。 据科学新闻网站报道,目前,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对真核和寄生细菌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它们DNA序列差异性归结于摄取食物成分。 研究报告合著作者、牛津大学植物科学系史蒂文-凯利(Steven Kelly)博士称,生物体使用从食物中获取的成分作为建筑模块,构造它们的DNA,我们猜测食物成分可以改变...

最新研究揭示心脏长出“骨头”的原因

2016-11-20

     尽管骨组织以外的组织不会发生自然钙化(钙化是指钙盐在软组织中沉积并使其硬化的过程,主要由可以发挥矿化功能的细胞将细胞外基质的钙元素形成盐沉积而导致),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包括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都会发生钙化,尤其是糖尿病人和肾脏有问题的患者,这会严重影响脏器的功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而心脏钙化会扰乱电信号传导,从而导致心脏...

最新研究:免疫疗法有望治疗艾滋病

2016-11-12

新华社华盛顿11月10日电(记者林小春)近年来,免疫疗法治疗癌症成为研究热门。但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疗法也有望能用来治疗甚至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给24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注射一种名为VRC01的广谱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它能安全地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大量这种抗体,从而在停药后适当延迟艾滋病病毒反弹的时间。但不足之处是这种病毒抑制在绝大...

最新研究证实:健康范围内,BMI越高,人越傻

2016-10-21

  保持健康体重的原因有千万种,譬如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癌症等等。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示:比起肥胖会增加罹患各种疾病概率更严重的是,胖子更容易“傻”。   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日的《 大脑、行为和免疫力》(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期刊上,由美国最负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公立常青藤”大学之一的亚利桑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