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肿瘤精准医学:二代基因测序带来的新契机
医学研究已经迎来了精准医学的新时代,刚刚还在实验室中应用的工具,转眼之间已经被应用于临床研究。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及生物学进展,肿瘤治疗领域也正在经历迅猛的发展。 肿瘤学中的精准医学方法 主要的技术进步通常会带来超越技术初始目标的创新和改变。第二代测序(NGS)技术、各种组学的应用、不断增长的计...
肿瘤免疫大牛邹伟平Cell发文 揭秘肿瘤免疫与化疗关系
近日,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邹伟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能够通过削弱基底层细胞介导的化疗抵抗增强化疗药物效果。 邹伟平教授是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科学家,其专业领域涉及肿瘤、免疫、炎症以及转化医学,在肿瘤和机体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效应T细...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仲伟主任多次心脏骤停 生命体征尚不稳定
5月6日凌晨,健康界从知情人士获悉,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医院前口腔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陈仲伟5月5日下午被人重伤后,积极实施营救,并配合警方对此事展开调查。消息称,截至凌晨四点左右,陈主任已从手术室转往ICU继续治疗,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以下是上述知情人士提供给健康界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关于我院口腔科陈仲伟主任医师被持刀歹徒砍成重伤的情况报告》: 5月5日下午17时20分许,刚刚办完退...
西方首个基因疗法4年仅出售一支
据报道西方首个基因疗法,荷兰UniQure生产的超级罕见病脂蛋白酯酶缺乏症药物Glybera自2012年上市以来只售出一支。一位43岁病人使用Glybera后成功控制了脂代谢异常,但只有这一位客户显然无法支持这个产品。UniQure已把该产品转卖给一家意大利药厂。UniQure的名字意指基因疗法一劳永逸,但现在成治疗一例就没有销售了。 ...
基因测序预测未来 “芯片实验室”打开个性化医疗大门
芯片实验室能显示一个人易患的多种遗传疾病,如Ⅱ型糖尿病等。 目前,用一种带USB插头的微芯片设备做DNA检测,只需30分钟就可查清你是否携带某种疾病风险基因,价格低至20美元。这种微芯片称为“芯片实验室”。 传统的DNA分析要在实验室进行,还要有专业设备和专门知识,结果等几个星期才能拿到,而且价格很高。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教授、仿生技术中心主管克里斯·图马佐...
3D腹腔镜:为结直肠癌手术打开新世界
周海涛医生(左二)和助手正在为患者做3D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李瑜摄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强劲杀手。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结直肠癌病患数约为136万人,其中,约有7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中国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大国。在我国城市地区,结直肠癌是发病率第三高的恶性肿瘤。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由于不良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结肠...
魏则西之死:如何选择和依靠医疗
21岁的大学生魏则西患滑膜肉瘤不治而亡,搜狐网推出了一个调查:魏则西之死,谁之过?截至5月2日15时14分,有14590人投票。其中,认为医疗监管部门该负责的占46.97%,医院该负责的占31.66%,百度该负责的占14.56%。 这个调查表明,公众内心都有一杆秤。不过,另一个问题则更有意义。在回答“你的就医选择是什么?”这个问题时,选择只去口碑好的大医院的占55.6...
7位年轻癌症研究者获得Pershing Square Sohn 奖项,每人60万美元
近日,Pershing Square Sohn Cancer Research Alliance宣布了7个年轻研究员获得了癌症研究奖。 基金会表示,每位获奖者可获得长达三年,每年20万美元资金支持,以帮助他们在传统资金往往缺乏的情况下进行探索性、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 今年的获奖者有来自Mount ...
伯豪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成立
2016年4月27日,上海伯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伯豪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成立。伯豪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站方向主要聚焦“高通量组学技术应用推广”。伯豪生物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获批成立将为公司高通量组学技术应用的技术创新、技术发展提供专家团队技术支撑;利用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解决高通量组学技术难点问题、建设新平台、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解决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中的难...
再谈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魏则西事件引发的思考
生物免疫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肿瘤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理论不断丰富,现代免疫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肿瘤与免疫系统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的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在免疫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者之一是加拿大的沃尔夫·斯坦曼教授...
4月基因行业大盘点,基因领航精准医学发展
上个月总结了3月份基因行业事件。一转眼一个月又过去了,让我们一起看看4月份基因行业都有那些事情发生。 政策: 1、AACR2016:美国副总统拜登力挺数据共享,提出“癌症登月”的6项建议。美国副总统拜登在今天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呼吁社会各界鼓励美国癌症研究事业改革,并表示他将尽全力推动...
GWAS分析确定的五种子宫内膜癌高风险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优势在于他们能够通过大规模的比对患者和正常人的基因组差异来确定新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现在,一个国际性研究组织采用这项强大的技术,已确定五个新的增加子宫内膜癌患病风险的基因区域。到此为止,该类基因区域已增加至九个。 子宫内膜癌影响子宫内膜,呈现典型的腺癌特征。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妇女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是发达...
山西医科大学在精准手术导航新型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山西医科大学多模态术中导航协同创新中心杨晓峰教授与太原赛恩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医疗器械“多光谱荧光成像仪”近日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的研制标志着我省在数字诊疗装备医疗器械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多光谱荧光成像仪”是一种采用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在外科手术中能够引导外科医师进行精准手术操作的新型医疗...
同样外包,美国医院和莆田系有两点不同
中国正在发起一场对于公立医院、部队医院将科室外包给民营资本的舆论讨伐战。对于目前在美国纽约工作的William Zhang(威廉·张)来说,如果不详细了解原委,会觉得这样的声讨很奇怪。 William Zhang最近扭伤了腰。他的全科医生顾医生,对他进行初检之后,开了一张诊断书,要他去拍X光照片。但是和在中国就医不同,X光的拍摄...
人类胚胎培养研究挑战伦理学原则
过去的研究中,科学家一直无法实现培养人类胚胎超过10天,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最近出版的《自然》和《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将人类胚胎体外发育的时间提高到10天以上。这两项研究不仅突破了此前理论上难以超越的7天之限,还将曾经遥不可及的“14天规则”一下拉近到了眼前。30年前科学家制定了的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14天规则...
Nature突破人类胚胎研究的极限
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五月四日在Nature和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同时发表两篇文章,展示了他们研究人类胚胎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这两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人类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还开辟了一条提高IVF成功率的新途径。 我们人类的卵子在受精之后会分裂几次,生成一个小小的干细胞球。大约在受精第三天,这些干细胞开始聚集在...
歼灭肿瘤的鸡尾酒疗法
当一些癌症药物和免疫疗法配对时,可能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并不只是将药物碾碎放在一起。这个领域正在迅猛发展。 在癌症研究中,没有哪项成功比大量减少儿童白血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更能引发人们的崇敬。从上世纪60年代到本世纪,研究人员使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幸存下来的儿童占比从约10%提高到90%左右。 &em...
.基因技术能干啥:干预出生缺陷 慢性病防治 精准治疗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指引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基因技术徐徐揭开其神秘面纱,从科研走向临床,来到普通百姓的身边。基因技术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可以对疾病进行预测、预警、预防、早期诊断,推动医学革命性的发展,对健康中国建设也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4月22日,在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承办的基因...
解码DNA潘加奎:我深信企业可以改变世界
解码DNA创始人 潘加奎 企业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调集的资源总量以及影响力来看,有可能是第一推动力!在战争年代,无数的热血青年把决胜沙场作为首选;在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通过企业来改变世界。——解码DNA创始人潘加奎 4月8日,由浦东新区科委委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办的浦东新区企业家创新领导力发展计划(第七期)高级研修班正式开学。作为50位学...
【高能】癌中之王新疗法:调控胆固醇代谢
5月3日刊登在《Oncogene》杂志上的一篇题为“Abrogating cholesterol esterification suppress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的文章报道调控胰腺癌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转移。普渡大学韦尔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