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程韵枫教授团队揭示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BAFF参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

首页 » 研究 » 免疫 2022-07-18 转化医学网 赞(37)
分享: 
导读
此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参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调控过程,并为ITP的潜在治疗药物贝利木单抗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2022年6月28日,国际权威免疫学杂志Clinical & Translational Immunology (IF=6.52) 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肿瘤中心程韵枫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Neutrophils contribute to elevated BAFF levels to modulate adaptive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y CD62P and PSGL1 interaction”。

此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参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及其调控过程,并为ITP的潜在治疗药物贝利木单抗的应用提供了重要证据。

【研究背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血小板计数减少和出血风险增加。ITP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包括血小板生成受损和血小板破坏增加,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性粒细胞是最丰富的天然免疫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通过形成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合成促炎细胞因子等,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中性粒细胞参与ITP发病机制的具体途径尚待探索。

【研究发现】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期ITP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及中性粒细胞BAFF表达增加。中性粒细胞的BAFF水平与CD62P+血小板数目呈正相关,共培养结果显示阻断中性粒细胞PSGL-1与血小板CD62P的结合可降低中性粒细胞BAFF的表达。中性粒细胞影响ITP中CD4+、CD8+和CD19+淋巴细胞的凋亡,且此过程受BAFF 影响,贝利木单抗可以阻断中性粒细胞对以上细胞凋亡的影响。由此可见,ITP患者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并通过产生过量的BAFF参与疾病的进展,靶向BAFF的特异性中和药物贝利木单抗可能是ITP的一种新的潜在治疗方法。


该研究是在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项目(20XD1401000),肿瘤多维靶向基因组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DZ2254300),和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计划(ZK2019B30)的资助下完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肿瘤中心程韵枫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陈浩教授为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博士生徐鹏程及博士后邵霞为共同第一作者。(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