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访上海肺科医院吴凤英教授:检测助力临床决策,延长肺癌患者生存

首页 » 《转》访 2020-07-26 转化医学网 赞(22)
分享: 
导读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近年来,靶向、免疫疗法的问世让肺癌治疗手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让“不治之症”转变为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病。肿瘤免疫治疗正在颠覆对晚期肺癌治疗的认识,晚期肺癌患者5年的生存率从化疗时代的5%,“连升三级“,达到15%,这是里程碑式的变化。那么,肺癌专家如何看肺癌?上海肺科医院吴凤英教授接受了转化医学网的采访,为大家科普了肺癌的治疗现状及方法,还集中于免疫治疗及靶向药物的应用谈了自己的见解,一席话令小编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问
  1、吴教授您好,我们了解到您曾在美国梅奥诊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习进修过,作为肺癌领域的专家,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和国际上肺癌治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困难呢?
  答
  总体来说,现在肺癌治疗进展非常快,与10年前相比,治疗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患者总体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了。现在肺癌的治疗主要还是集中在两个领域,靶向和免疫。靶向的发展稍微早一些,已经有了几个效果非常明显的靶点和靶向药物,现在研究方向基本都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更好的靶向药物为主。其次是免疫,免疫是肺癌治疗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变化,这是这几年比较火热,新的数据也很多,在临床中有单药、有联合,使得我们晚期肺癌的生存期较前明显提高。
  困难主要也是从两个领域看,靶向领域:靶向发展的早,相对成熟一下,现在主要问题是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还有一些比较新的靶点,是否需要去寻找一个疗效更好的靶向药物,这方面可能也需要去突破。目前最主要的困难在免疫领域。因为免疫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对理解可能不够透彻,主要的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免疫标志物问题,现在虽然有PD-L1的表达作为免疫治疗的标志物,但是临床应用中明显不够,免疫是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可能需要多因素联合的标志物模式。其次,免疫方面可能也需要找一些新的治疗靶点,如Siglec15等,进行个体化免疫治疗。第三,免疫也会耐药,包括原发耐药,继发耐药,这些都是免疫领域里亟需解决的困难。在靶向领域,目前主要还是针对靶向已有靶点的药物。
  问
  2.近些年,医学技术进步很快,您能否谈谈肺癌治疗的药物和方法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呢?您的研究方向为肺癌诊治和转化研究,那么目前在国内肺癌诊疗会用到具体哪些方法,您觉得哪种最具优势呢?
  答
  肺癌治疗的药物和方法的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还是免疫上。但是目前的检测技术可能满足不了临床上免疫应用的需求,现在应用到的检测技术有:IHC、PCR、NGS等,我们会用IHC检测PD-L1的表达,PCR去检测驱动基因、NGS检测基因突变谱和TMB等,其他的一些新的技术,如单细胞测序和免疫组化,更多的是基础转化的研究,还没有进入临床转化。
  临床可用的几种办法中,NGS相比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来说有一定的优势,NGS能用更小的样本去寻找更多的信息,相对来说更好。但是,NGS检测也有缺陷,因为它是把所有的细胞混在一块去分析。以前,我们去做靶向的时候可能只能说够用,但是现在,免疫治疗需要对肿瘤微环境里具体的成分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时可能就不够用了,需要我们去寻找更好的一种的治疗方法。
  问
  3.免疫治疗是肺癌治疗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您作为肺癌诊治专家,您觉得免疫治疗在目前国内肺癌治疗的应用如何?其中的耐药性问题,依您多年的研究经历,您觉得可能会有哪些潜在的解决方案呢?
  答
  目前随着我们国产的一些药物的获批,以及更多的药物临床研究的应用,相对来说,免疫治疗已在一些大医院很普及了。肺癌诊疗指南中有了一些详细的推荐,高表达人群,PD-L1大于50%的人群可选用单药,或使用联合的治疗策略,表达低的患者可以选择联合。对于患者,目前的总体的生存上还是有着明显的改善。
  免疫也会耐药,主要分两方面:一是原发的耐药。一开始我们单用PD1或PD-L1,无效的人群比例相对较高,在这种非选择性人群里面能达到接近80%。二是继发性耐药。所有的治疗一开始是有效的,但最终都可能会出现继发性耐药。
  那么针对这种原发和继发耐药,我们有哪些解决方案?目前来说,只能说有很多的探索,如找新的靶点,使用联合策略等:第一,寻找一个新的治疗靶点,比如说Siglec15,当然还有其他的靶点需要我们去挖掘;第二,联合其他的一些免疫调节分子,比如我用免疫联合TIM3,LAG3、联合IL-1β抑制剂,TGF-β抑制剂,IL-2,或联合一些信号通路抑制剂,如merk抑制剂,或FAK抑制剂等等。以上有很多都在做一期研究,另外我们还在探索免疫联合表观遗传,以及免疫联合细胞治疗的策略。
  问
  4.靶向药物的应用改变了肺癌的治疗策略,给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里程碑式的改造。其中,您觉得多靶点药物在肺癌治疗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的治疗进展如何?
  答
  在肺癌中,多靶点药物只是获批了三线及以上治疗的选择。其实三线及以上的单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根据一些临床研究的数据,总生存期(OS)延长了。
  多靶点的药物主要是抗VGFR2的,还有一些其他的靶点,如PDGFR,FGFR等等。在未来,它作为一种以抗血管为主的药物,未来的方向还是和免疫进行联合。当然已经有这样的研究,上海胸科医院去年就做了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的研究,我们中心也做了阿帕替尼联合PD1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相应的数据表明,联合之后效果明显提高了,未来这种三期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我们期待以我们的名义,联合这种抗血管的多靶点药物,来达到一个很好的协同作用,实现患者一线或者二线治疗去化疗的模式。
  编者按
  癌症没那么可怕,有这么一句话——If you want to beat cancer, you must think like cancer. (如果你想打败癌症,你必须像癌症一样思考。)作为我们肺癌治疗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吴教授表示,未来将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将可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吴教授这样的医生。医患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战胜癌症。
  12
  吴凤英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肺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初级保健基金会肺癌专委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靶向与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青年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肺癌专委会委员,《Lung Cancer: Targets and Therapy》编委,主要研究方向:肺癌诊治和转化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及各项课题4项,先后学习进修于美国梅奥诊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文章十余篇,包括Clincal Cancer Research,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等,参编《2018年肺癌临床治疗指南》、《肺部肿瘤学》《内科危重病学》、《肿瘤化疗一本通》等著作,获得 2016年世界肺癌大会mentorship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评论:
评 论
共有 0 条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

相关阅读